筆者發現當前仔豬習慣性拉稀仍是困擾養豬業的難題。由于仔豬的個體小、抵抗力差,一但染上很容易脫水死亡或繼發其他疾病死亡。為此,特通過對比實驗的方式給大家介紹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臨床癥狀:仔豬出生后1-3天,甚至剛剛產出的小仔豬就拉稀,稀便呈黃色、白色、灰白色,這種拉稀癥狀十分頑固,有的一直延續到斷奶,而且整窩感染,使用慶大霉素、磺胺類藥物只能維持,一旦斷藥,就可能死亡,給產房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給畜主帶來了大量的藥品開銷,從而增加了飼養成本。
藥品實驗:某豬場就仔豬習慣性拉稀做了藥品實驗。用10頭身體健康的經產母豬,分為5組,2頭1組。
第1組:產后立即給仔豬注射阿莫仙(阿莫西林粉針),每日1次,連用5天。第2組:產后給仔豬注射仔豬救命針(磺胺類藥物),每日1次,連用5天。第3組:產后給仔豬灌服溶菌酶,每日1次,連用7天。第4組:產后給仔豬灌服慶大霉素水針劑,每日1次,連用7天。第5組:產后給仔豬注射阿莫仙并灌服慶大霉素水針劑,每日1次,連用5天。
實驗結果:第1組在產后3日有5頭小豬拉稀,此后相繼又出現個別豬有拉稀現象。第2組在第2天就有7頭小豬拉稀,用藥后效果不明顯,體況很差。第3組2周后出現2頭小豬拉稀,用藥后很快得到控制。第4組在4日齡出現3頭拉稀,此后又相繼出現5頭拉稀。第5組在2日齡出現4頭拉稀,后又出現3頭小豬拉稀,用藥后效果不明顯,死亡1頭。
結果分析:使用阿莫仙、磺胺類藥品、慶大霉素等控制仔豬拉稀效果不是很好,都出現了較多的仔豬拉稀,而且相當頑固,不易治愈。第3組口服溶菌酶,防治仔豬拉稀效果相當好,雖有個別豬出現拉稀,稍加治療,很快就康復。用這種方法,能很好地控制仔豬習慣性拉稀,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減輕產房的工作量,使得仔豬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