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信息網 http://www.xinoc.net QQ群:39180963 22297035 39386518 40890920 40966985 http://bbs.xinoc.com
5月24日上午9點至11點半,本報特邀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站種豬場副場長羅文學(畜牧師)、河北省養豬業協會秘書長劉文科(研究員)通過熱線電話和短信互動的形式給養豬戶解答疑難問題。豬病防控熱線著實“火”了一把。當日,編輯部內電話鈴聲不斷,養殖戶踴躍提問,專家們耐心回答。許多打進電話的養殖戶激動地說,通過熱線電話,俺和專家實現了“面對面”交流,受益匪淺!然而時間有限,還有許多熱心讀者沒能打進電話,他們強烈要求得到專家的親自指導。為此,我們特別將當日專家熱線的精華進行了整理,現刊登如下,以饗讀者!幷
1、讀者李某問:20日齡的整窩仔豬不會走,體溫稍高,有個別死亡,胸腔積水。請問,該如何治療?
答:可以給發病仔豬注射一些土霉素或阿莫西林等藥物。
2、辛集市讀者韓某:詢問豬高熱病是一種什么病,如何治療?
答:該病由藍耳病變異病毒引起,現在有疫苗了,但要到畜牧獸醫部門購買。給豬做好保健,提高抵抗力,做好疫苗防疫。飼料中加入好一點的抗菌藥物進行預防,也可加一些中藥,例如清瘟敗毒散或黃芪多糖粉等。
3、景縣讀者史某問:50-60斤的豬腹瀉,持續了1個月了,用了一些藥后不見效。請問是啥?咋治?
答:可能是寄生蟲病,其中以肺線絲蟲的可能性大些?梢允褂靡辆S菌素或阿維菌素進行治療;同時用些消炎的藥物,因為拉稀時間長了以后,豬的胃腸功能會出現紊亂,影響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可以使用生物酶制劑進行調理。
4、讀者馮某問:有一頭母豬,第一胎產仔多,第二胎產仔少了,第三胎產仔又多了,第四胎又少了。請問這是咋回事?
答:讀者所說這種現象比較少見,但根據我個人經驗認為,這頭母豬不像有繁殖系統疾病。出現以上現象,可能是該養殖戶在母豬妊娠期保胎工作沒做好所致。保胎的關鍵措施是給母豬提供一個寬松、干燥、安靜的環境,最好注意觀察母豬吃食等情況,定期進行摸胎檢查,提高仔豬成活率并最終提高養豬效益。
5、承德縣養豬戶王某問:整窩仔豬眼瞼水腫,體重40-50斤,體溫41.5℃,斷奶以后出現癥狀,個別仔豬出現死亡。請問,這些仔豬得了啥?咋治療?
答:可能是水腫病。一般來說,整窩仔豬中個體最大的仔豬最先發病,然后全群發病,如果治療及時,死亡率不高。治療上可以使用水腫消(磺胺類藥物)。另外將飼料中的蛋白料降下來,將麩皮量升上去,可以降低該病發生。對該病進行預防效果較好,最好是在母豬產前45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豬大腸桿菌三價苗,仔豬最好在斷奶后就進行疫苗注射。
6、磁縣何某問:飼養的20多頭豬體溫41.5℃,不愛吃食,請問是不是非典型性豬瘟?另外,針對當前豬病多發的情況,在飼養中應該做些什么?
答:根據該讀者所述,這些豬可能不是豬瘟。針對當前形勢,養殖戶可以在豬飼料中添加一些消炎、敗毒類的藥物,如黃芪多糖、阿莫西林等;另外做好豬場消毒工作,可以使用碘制劑或火堿;從外面引進仔豬或種豬的時候,不要到疫區引,對所引豬要進行半個月的隔離觀察,確定沒病以后才可混群;做好疫苗免疫,最好根據自家豬場的情況和當地畜牧獸醫職能部門的安排,制定一套免疫程序,并嚴格執行。
7、滄縣讀者劉某問:去年我養了100多頭豬,由于多種原因損失了50頭,養殖效益大受影響。去年在給這些發病豬進行藥物治療時,有人說不能使用安乃近、磺胺類藥物治療。請問是不是這回事?
答:有些人說不能使用安乃近、磺胺類藥物治療豬病的觀點有些偏激。實踐證明,這些藥物有很好的療效,但如果過量使用就會產生抗藥性并對某些臟器造成破壞,從而影響豬病的治療。為此,用以上藥物治療豬病時,要合理使用,即安乃近、磺胺類藥物使用5-7天后就要停藥一段時間,然后繼續用藥。但土霉素粉、清熱解毒類中藥的使用就不太一樣,它們可以在飼料中長期添加,從而達到消炎防病的目的。
8、廊坊市馬某問:一頭母豬在產完第一胎后遲遲不發情。請問,咋辦?
答:母豬產后不發情是一種多發病。治療方法有刺激發情法和藥物催情法兩種。刺激發情:將母豬放入公豬的圈舍內,每天1-2小時,連續5天。藥物催情:一般可以肌肉注射PG-600。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藥物催情往往會錯過當前的發情期,使配種延后20多天,而刺激發情法就不一樣,既簡單,又有效,養殖戶不妨一試。
9、承德縣張某問:40斤左右的仔豬發病,主要表現是眼瞼腫脹,體溫高達41.5-42℃,體重大的豬先發病,使用慶大霉素作用不大。請問俺的仔豬得了啥?咋治?
答:初步判斷該讀者的仔豬患有仔豬水腫病?梢允褂盟[消治療。同時考慮到仔豬體溫偏高,建議養殖戶給仔豬注射黃芪多糖+阿莫西林。需要提醒的是,水腫消和后面兩種藥物不能混注,最好在仔豬脖子一側注射水腫消,在脖子另一側注射黃芪多糖+阿莫西林。
10、灤南縣養殖戶趙某問:俺是個養豬大戶,現在存欄豬100多頭。前不久,幾頭體重14斤左右的豬開始拉稀,但不發燒,起初認為僅僅是拉稀,沒引起足夠重視,后來豬拉的稀變成了黃綠色,有惡臭,排便呈水柱狀,還死了1頭小豬。請問,這些小豬得了啥?應該如何治療?
答:從這些仔豬起初不發燒且拉稀的癥狀初步判斷,患有流行性腹瀉,不過后來病情加重且出現死亡現象,可以斷定后期可能繼發感染了其他疾病。建議養殖戶在豬剛剛出現癥狀時,就往飼料中加入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等)進行控制,對癥狀嚴重的豬可以口服補液鹽進行搶救。在這里特別提醒大家:防病重于治病,等疾病起來了再被動進行治療,往往花錢不少效果卻不好;另外預防用藥最好全群使用,不可只給有癥狀的個別豬使用,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防病效果。
11、隆堯縣劉某感言:去年存欄肥豬100多頭,后來因為豬高熱病鬧得厲害,淘汰了不少,如今存欄只有20頭了。通過去年的疫病,讓我認識到了防疫的重要性。在這里提醒大伙,最好根據自家的具體情況,并結合當地豬病流行情況,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免疫程序,防疫做好了、消毒做到了位,豬病就能有效控制住。
12、滄縣養殖戶趙某問:現在生豬價格每公斤到了13-14元,如此好的行市俺看著眼紅。請問專家,現在補欄可以不可以?為什么?
答:現在可以補欄,但不能盲目、過量補欄。導致當前豬價高漲的主要原因是存欄量不足,主要受前兩年豬病影響,豬的死亡率和淘汰率較高,許多養殖戶被迫縮減、放棄了養豬,所以說現在是有價無豬。從當前的狀況來看,豬價突然下降可能性不大,但再往上漲也較難,這是因為國家正在對豬價進行宏觀調控;這一次高價刺激養殖戶去補欄,等下一輪肥豬出欄時,豬價自然降低;人們對肉類消費呈現多元化,在豬肉價格上漲時,人們自然會多吃牛肉、羊肉。我們的建議是,該補欄的還是應該補欄,但不要存有投機心理,千萬不能不顧自己的承受能力或經濟實力而盲目大量進豬,因為從進豬到出欄需要幾個月時間,市場又變化無常,現在進仔豬時價錢高、等出欄時賣價低,很容易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