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飼養標準
我國肉鴨飼養標準
營養成分 |
0-3周齡 |
3周以上 |
種鴨 |
代謝能 |
(兆焦/公斤) |
12.131 |
12.552 |
11.385 |
粗蛋白 |
(%) |
20.0 |
18.0 |
17.0 |
鈣 |
(%) |
1.0 |
1.0 |
2.25 |
磷 |
(%) |
0.6 |
0.5 |
0.5 |
食鹽 |
(%) |
0.3 |
0.3 |
0.3 |
蛋氨酸 |
(%) |
0.3 |
0.25 |
0.29 |
蛋+胱氨酸 |
(%) |
0.6 |
0.53 |
0.55 |
賴氨酸 |
(%) |
1.1 |
0.95 |
0.85 |
色氨酸 |
(%) |
0.27 |
0.26 |
0.24 |
維生素A |
(IU/kg) |
4000 |
4000 |
4000 |
維生素D |
(IU/kg) |
220 |
220 |
500 |
維生素E |
(mg/kg) |
6.0 |
6.0 |
8.0 |
核黃素 |
(mg/kg) |
4.0 |
4.0 |
4.5 |
泛酸 |
(mg/kg) |
11.0 |
11.0 |
7.0 |
煙酸 |
(mg/kg) |
55.0 |
55.0 |
40.0 |
吡哆醇 |
(mg/kg) |
2.6 |
2.6 |
3.0 |
櫻桃谷肉用仔鴨飼養標準
營養成分 |
0-2周齡 |
3周齡以上 |
代謝能(兆焦/公斤) |
13.0 |
13.0 |
粗蛋白質(%) |
22 |
16.0 |
鈣(%) |
0.8-1.0 |
0.65-1.0 |
可利用磷(%) |
0.55 |
0.52 |
蛋氨酸(%) |
0.50 |
0.36 |
蛋+胱氨酸(%) |
0.82 |
0.63 |
賴氨酸(%) |
1.23 |
0.89 |
色氨酸(%) |
0.28 |
0.22 |
蘇氨酸(%) |
0.92 |
0.74 |
亮氨酸(%) |
1.96 |
1.68 |
異亮氨酸(%) |
1.11 |
0.87 |
纈氨酸(%) |
1.17 |
0.95 |
苯丙氨酸(%) |
1.12 |
0.91 |
精氨酸(%) |
1.53 |
1.20 |
甘+絲氨酸(%) |
2.46 |
1.9 |
狄高肉用仔鴨飼養標準
營養成分 |
0-2周齡 |
3周齡以上 |
代謝能(兆焦/公斤) |
12.33 |
12.33 |
粗蛋白質(%) |
21-22 |
16.5-17.5 |
賴氨酸(%) |
1.10 |
0.83 |
蛋氨酸(%) |
0.40 |
0.30 |
蛋+胱氨酸(%) |
0.70 |
0.53 |
色氨酸(%) |
0.24 |
0.18 |
精氨酸(%) |
1.21 |
0.91 |
蘇氨酸(%) |
0.70 |
0.53 |
亮氨酸(%) |
1.40 |
1.05 |
異亮氨酸(%) |
0.70 |
0.53 |
鈣(%) |
0.8-1.0 |
0.70-0.90 |
可利用磷(%) |
0.40-0.60 |
0.40-0.60 |
鹽(%) |
0.35 |
0.35 |
北京白鴨營養需要
營養物質 |
單位 |
0-2周齡 |
2-7周齡 |
種鴨 |
代謝能 |
MJ/kg |
12.13 |
12.55 |
12.13 |
粗蛋白質 |
(%) |
22 |
16 |
15 |
精氨酸 |
(%) |
1.1 |
1.0 |
|
異亮氨酸 |
(%) |
0.63 |
0.46 |
0.38 |
亮氨酸 |
(%) |
1.26 |
0.91 |
0.76 |
賴氨酸 |
(%) |
0.90 |
0.65 |
0.60 |
蛋氨酸 |
(%) |
0.40 |
0.30 |
0.27 |
蛋氨酸+胱氨酸 |
(%) |
0.70 |
0.55 |
0.50 |
色氨酸 |
(%) |
0.23 |
0.17 |
0.14 |
纈氨酸 |
(%) |
0.78 |
0.56 |
0.47 |
常量元素: |
|
|
|
|
鈣 |
(%) |
0.65 |
0.60 |
2.75 |
氯 |
(%) |
0.12 |
0.12 |
0.12 |
鎂 |
Mg/kg |
500 |
500 |
500 |
非植物磷 |
(%) |
0.40 |
0.30 |
- |
鈉 |
(%) |
0.15 |
0.15 |
0.15 |
配制肉鴨飼料配方注意事項:
1、合理飼養肉鴨,既要滿足其營養需要,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又不致浪費,必須定一個大致的標準。肉鴨的飼料應按照飼養標準進行配合,飼糧中的能量、蛋白質、賴氨酸、蛋氨酸、鈣、磷等主要養分含量必須滿足肉鴨的營養需要。提供的飼養標準僅僅是一個參考,應根據本地不同肉鴨品種的生產水平、健康狀況、氣候變化、實際飼喂效果以及畜產品市場價格等情況,對飼養標準適當調整,以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2、日糧配方應盡量采用當地資源豐富的飼料,按鴨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需要的要求,配出質優價廉的日糧。因同名飼料不同產地其營養成分變化較大,最好能對所用飼料進行化學分析,從而保證所配飼糧養分含量的準確性。
3、飼糧應符合水禽消化特點。各種飼料原料應合理搭配,使配出的飼料所含營養物質能滿足健康、生長及維持的需要。各類飼料配合比例大致如表3-9。
4、飼料要多樣化,注意飼料的適口性。鴨和火雞是對黃曲霉素毒性最敏感的家禽,不同品種和不同日齡的鴨敏感性不同,如麻鴨比北京鴨敏感,雛鴨比成年鴨更為易感。因此要注意玉米、花生餅粕的發霉情況,切忌使用霉爛變質飼料。
5、不能一味強調降低成本,禽類有“為能采食”的特點,過度降低日糧營養成分濃度,勢必通過增大采食量加以彌補,提高了耗料量,降低了飼料轉化效率,綜合成本是增加的。應當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宜飼料原料,做到既能滿足肉鴨的營養需要,又能適當降低飼糧成本。
6、飼糧配合要相對穩定,若需改變飼糧配方應逐步進行。飼料配方突然變化會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影響肉鴨的消化機能,從而影響正常生長,生產效益降低
表3-9 配合飼糧時各類飼料的大致比例
飼料種類 |
百分比 |
谷物飼料(2-3種以上) |
45-70 |
糠麩類 |
5-15 |
植物性蛋白飼料 |
15-25 |
動物性蛋白飼料 |
3-7 |
礦物質飼料 |
3-5 |
干草類 |
2-5 |
添加劑 |
0.5-1 |
青飼料(2種以上,按精料總量) |
3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