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修訂:
“土塘A計劃”是設計規劃產量為800-1500斤/畝的方案,包括硬件配置+模式以及配套的用菌技術,產品和管理方案;
1、強微養蝦理念的標準裝備:塘頭發酵車間-“兩個塑料發酵罐+專人管理”
找一塊空地,搭建一個大棚,再購買至少4個大型塑料貯罐(做為發酵罐),2個一組,輪流發酵制作兩種發酵液,根據自己養殖規模的大小,決定購買多大的罐,具體本文最后有介紹每畝所要用的“發酵碳肥”和“乳酸菌擴培液”的用量;
為了簡化養殖戶的操作,強微公司也將于2021年初推出專業的多功能“發酵碳源”,從而免去養殖戶自己制作的麻煩;
但如果您是個勤快人,當然也可選擇自己制作,所以這里仍然介紹如下:
⑴ “固態發酵淀粉”制作
(2021年也可直接購買強微的碳源即“活力優水泰”,更專業,效果更好):
目的是用于提供水體中高乳酸菌相所需要的菌相營養的,這是高菌相養蝦必須用的, 若不用“發酵碳肥”,使用菌劑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為它是水中菌相的糧草。
① “固態發酵淀粉”制作配方: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 玉米淀粉或低筋面粉250公斤 + 水75公斤左右,密封發酵三天可以,密封保存;
最后,發酵果蔬漿,也統一歸類到“發酵玉米液”一類,并且是一種含有豐富維生素和果酸的效果更好的碳肥,例如菠蘿,柑桔,蘋果,山渣,胡蘿卜,白菜漿,西蘭花,香蕉,葡萄……等殘次果蔬都可以打漿后發酵,方法是: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 1包“強微全池生態調理菌”+ 600公斤殘次果蔬打成的漿+紅糖10公斤+食鹽3公斤,攪拌均勻,夏天密封發酵3~5天,或PH為4左右時,即可使用,密封可保存兩個月用完;

⑵ 一組罐用來自制“乳酸菌擴培液”:
目的是用來定期補充水體乳酸菌相的,當然若您嫌麻煩,也可以不制作,而直接使用“降氨靚水乳酸菌相”泡水潑灑來代替即可;但是自己制作的“乳酸菌擴培液”使用成本明顯更低;
① “乳酸菌擴培液”的制作配方:取“強微乳酸菌擴培液制作菌”產品250克 + 20公斤紅糖 + “強微水產苷”250克(或者“強微培藻酵素”2公斤) + 300公斤水,密封發酵培養2~3天,即可使用,平時密封保存,但最好在20天內用完效果最好,最長保存期建議為30天。
.JPG)
⑶ 這個發酵車間還可以發酵很多東西
下面介紹一些強微用戶反饋經驗,有心的養殖戶可以選擇性制作
① “發酵魚露”制作
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 + 1包“強微降氨靚水乳酸菌相” + 小雜魚打成的漿100~200公斤 + 玉米粉100公斤 + 紅糖15公斤 ,然后攪拌均勻,再邊攪拌邊加水浸沒物料為止,即可密封發酵(帶旋蓋的不要旋死,以免炸開),可以在短短的20天左右發酵成功(指夏天);且很快就沒有了臭味,這個發酵是非?斓;其中小雜魚也可以用魚粉100公斤直接代替;
這種添加了大量能量飼料一起發酵的魚露,不僅可以培藻,也可以培菌,是既培藻又培菌的水產調水用品,甚至可以在養蝦養魚的中后期適當使用的;
注意排氣放氣,帶旋蓋的可留一圈不要旋死,或采用塑料膜覆蓋用橡皮繩扎牢的,則不用排氣放氣;
首先“發酵魚露”可以用于對蝦拌料用,每100斤飼料添加“發酵魚露”10斤左右,可顯著改善適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生長速度,并提高免疫抗應激力,提高健康水平;
另外一個使用技巧:早春或秋造蝦放苗前,使用“發酵魚露”15~25公斤/畝進行培藻培蟲處理,再放蝦苗,可顯著改善蝦苗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放苗后,還可以繼續補充“發酵魚露”,或蝦苗期使用簡單的“發酵蛋鴨料”代替蝦粉料,效果更好更健康,腸道粗壯;
.JPG)
② “發酵蛋鴨料”代替蝦奶粉
用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1包“強微降氨靚水乳酸菌相”+ 40公斤蛋鴨料+ 150公斤水 + 7.5公斤紅糖,密封發酵4~5天,放蝦苗的第二天就投喂,每10萬蝦苗潑1~2公斤/天,連水帶鴨料1~2公斤/天;
在放苗后代替蝦奶粉,直接投喂即可;視水色情況,每日投喂1~2公斤/畝/天,有培藻肥水和培蟲的作用,增加池塘天然餌料,蝦腸道和肝胰腺清晰粗壯;
③“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制作方法:
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 + 1包“強微全池生態調理菌” + 75公斤精米糠(或小麥麩) + 500公斤水+紅糖(或葡萄糖白糖)5公斤,夏天發酵2~5天,發酵到PH4左右,即可使用,密封于陰涼處可保存一個月內用完;聞味極酸有酒味;保存時間長后有些臭味是正,F象;
這種“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可用于早春低溫肥水之用,以及晚秋低溫肥水培藻之用;對于難肥的池塘,可以促進培藻;
④“液態發酵氮肥”制作:
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 + 1包“強微全池生態調理菌”(也叫“強微水精翠”) + 100公斤大豆粉(或菜粕或菜餅粉,或棉粕棉籽餅粉,或豆粕粉,或花生餅粉) + 500公斤水+玉米粉25公斤 + 紅糖或葡萄糖或白糖10公斤,夏天發酵3~5天,即可使用;
注:這些餅粕原料最好打成粉;發酵液密封于陰涼處可保存一個月;保存時間久后,可產生酸臭味,這是正,F象,只要PH低于4.5,不影響使用;
可用于難培藻的池塘肥水用,或培蟲之用;一次用量5-10公斤/畝左右;
⑤“固態發酵氮肥”制作:
1包“強微水產碳肥氮肥發酵劑”+1包“強微水精翠”(也叫“強微全池生態調理菌”) + 花生麩(或其他餅粕如豆粕菜粕棉粕)200公斤 + 玉米粉(或小麥麩)200公斤 + 水300公斤,攪拌均勻,密封發酵15天以上即可用了;如果能在上面配方中再加入雜魚漿(或血粉血漿,或肉骨粉,或雞腸或內臟漿等50公斤)等動物蛋白一起發酵;則培藻效果更好,且有更好的培育浮游動物(輪蟲、枝角類、繞足類)效果;“固態發酵氮肥”的優點在于保存期長,密封保存幾年也不會變質;
可用于難培藻的池塘肥水用,或培蟲之用;一次用量5公斤/畝左右;
也可以用作拌料使用;用量為飼料量的10%左右;

2、菌劑活化和潑灑設施
對于大型養蝦場來說,本方案幾乎后期天天都要潑灑菌劑,必須要有專用潑灑設施,因為這一塊存在巨大的勞動力消耗,搞不好,就無法做到位,從而影響到養殖成功率,有的蝦場單是拌料喂料,1人最多管10口塘,哪還有時間沿塘潑灑功能產品呢;
所以,我們建議在塘頭裝一根直徑50的PVC管,用工具固定好位置,直接通到1臺水車式增氧機或射流式增氧機后面,每個塘都這樣做好設施,非常簡單;
發酵制作“發酵碳肥”和“乳酸菌擴培液”等,都在靠近塘頭的專用的發酵車間中進行,需要潑灑時,用運輸工具運到塘頭,用漏斗放在前述裝好的PVC管口上,把需要潑灑的菌劑產品,用水泡開后,直接倒入漏斗中,讓其自動流到水車增氧機后面即可;當然首先得預先把水車增氧機或射流式增氧機開啟,使池塘水體呈旋渦流動;
這樣操作后,比起人工沿著每個池塘走一遍,邊走邊潑,要省力和省時得多,也不必擔心潑灑不均勻,但這需要合理擺放增氧機,匹配和產量相適應的功率,形成可集污的旋渦水流等,增氧機配置見后述;
3、配置自動投料機(市場有售)
適用于10畝以上的大水面,如果是小水面池塘,則沒有必要用投料機;
大面積的池塘,如10畝以上的,一般也不太可能是高產池塘,一般是1000斤/畝的,具體見土塘A計劃方案;本方案主要講10畝以內的池塘;
對大型蝦場來說,每天的投料工作,可謂是最大的勞動力消耗,基本上消耗了工人最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采用機械化投料機,雖然增加了投資,但卻節省了人工,最終仍可收回投資成本,然后可節省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更多的時間關注保健和預防,關注提升蝦場產能和穩定性,以及提升技術檔次;
有以下幾種自動投料機(但過細的料如0號料投不了):
① 智能巡航自動投料機,適用于大型水面,如10畝以上的池塘使用;
② 定點式自動投料機:適用于小水面如10畝以內的,投料距離可達25米遠;在池塘的四個角,設定四個定位投料的話,最大可適用于10畝的池塘
③ 分體式自動投料機:比較靈活機動,由三部分組成,岸邊的貯料箱,中間的輸送管道,水中的360度無死角投射機,最大投射距離22米;
如果1個池塘中央裝一個分體式的,就可投料44米左右,44*44=1936平方米,即適用于最大面積2.9畝的池塘;
如果在四個角上各裝一個這種分體式投料機的話,則適用于11.6畝水面;
與此同時,我們的“清弧改泥微丸”和“降亞清淤改底顆粒”,都可以拌到蝦飼料中后,再通過這種智能投料機一起撒下去;
4、拌料攪拌機
這個也是必須的,用于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和丁酸梭菌,以及其他藥物,節省勞動力,養殖戶一定要做到省心辦大事;能智能化就智能化,能機械化就機械化;
高檔一點的有:槽式攪拌機,臥式攪拌機;簡單點的就是立式攪拌機,更便宜;
如果要搞科研的養蝦場,可以再購買一臺濕料旋轉式螺旋擠壓制粒機(較貴),可以自己設計對蝦飼料配方,或發酵特定飼料原料,混合后,在濕料狀態下進行造粒,以顆粒狀投喂對蝦,進行科學試驗;
只是拌料的攪拌機就很簡單的了,如圖;
.jpg)
立式攪拌機
|
.jpg)
槽式攪拌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