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修訂:
三、內地淡水工廠化養蝦:產量10~30斤/立方米的硬件配置
1、鄭重說明:
⑴ 確定目標產量:您在建設工廠化蝦場之前,首先就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產量“斤/立方米”,并按照這個目標產量進行工廠設計和建設,由于工廠化投資巨大,為盡快收回投資,設計產量最少應在15斤/立方米以上;
⑵ 產量和硬件配置緊密關聯:沒有合理的硬件投入,就沒有資格進入工廠化養蝦俱樂部,小牛拉大車的配置,即便有好產品,也解決不了工廠化頻繁出現的氨氮和亞鹽+偷死問題;
⑶ “集污排污”處理死蝦死殼+“循環水處理有機碎屑”這是關鍵:及時排出死蝦和死殼是排污的最終目標,集污和排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集污無死角,排污及時和徹底,也是養殖成敗的關鍵硬件因素之一;而內地淡水工廠化更重視“循環水處理設備”。
.JPG)
2、增氧配置標準(電力換產量和穩定):
⑴ 增氧功率配置公式(瓦/立方米/斤):
羅茨鼓風機功率配置要到位,這是最基本的配置,實際上越高越好,特別是內地淡水工廠化養蝦,建議配置功率更高一些更好,底部納米管的布置以盡量方便向池中間推水(集污能力)為準;在用電價格便宜的地方,曝氣功率設計越多越好,理念是用電力的增加,來換取養蝦的成功率和更高的產量(以及更好的處理氨氮亞鹽);
⑵ 納米曝氣管長度配置公式(米/立方米/斤):
納米曝氣管長度配置公式是:0.08米/1立方米/1斤蝦:解釋:每1立方米要生產1斤蝦,需要0.08米長的納米曝氣管配置(是那種微孔納米管), 以下是5種養蝦模式中微孔納米管的配置長度表;
表1:幾種養蝦模式的納米管配置公式系數(米/1立方米/1斤蝦)
養殖模式
|
納米管公式系數
米/1立方/1斤
|
水體體積
|
配置理由
|
工廠化養蝦
|
0.08
|
30~500
立方米/池
|
100%靠納米管增氧,產量15~30斤/立方米,沒有堵塞納米管的因素;
|
如東小棚養蝦
|
0.05
|
320
立方米/棚
|
100%靠納米管增氧,產量4~6斤/立方米,有淤泥堵塞納米管(孔徑會用大一些的);
|
福建曝氣泥棚養蝦
|
0.05
|
1000左右
立方米/畝
|
70%靠納米管增氧,產量2~3斤/立方米,會有淤泥堵塞納米管;
|
高產土塘外塘
|
0.04
|
1000左右
立方米/畝
|
55%靠納米管增氧,產量1.5~2.5斤/立方米,會有淤泥堵塞納米管;
|
高位池養蝦
|
0.01~0.02
|
1000左右
立方米/畝
|
40%靠納米管增氧,產量5~10斤/立方米,沒有堵塞納米管的因素;
|
本方案工廠化養蝦目標產量為10~30斤/立方米,則每立方米需要配置納米曝氣管0.8~2.4米長;務必做到產量和硬件的匹配配置,或許池底被納米曝氣管布置得密密麻麻,但這是保證順利達到目標產量的標準;
表2:工廠化養蝦產量和增氧配置的關系表
目標產量設計
斤/立方米
|
羅茨鼓風機功率配置
瓦/立方米
|
納米管配置
米/立方米
|
備注
|
10斤/立方米
|
20瓦/立方米
|
0.8米/立方米
|
產量太低,不建議
|
15斤/立方米
|
25瓦/立方米
|
1.2米/立方米
|
筆者建議的最低標準
|
20斤/立方米
|
30瓦/立方米
|
1.6米/立方米
|
大多數人的選擇
|
25斤/立方米
|
35瓦/立方米
|
2.0米/立方米
|
筆者建議的最適標準
|
30斤/立方米
|
40瓦/立方米
|
2.4米/立方米
|
精細管理可達到
|
表注:功率和納米管長必須匹配,若功率大,納米管配太短,會因氣流過大而傷蝦;
以上功率配置,只是在出蝦階段,才用到最大功率,建議平常用變頻器調節,養蝦的前期不需要這么高的功率,只有在最后一個月出蝦階段,才需要這么高的功率配置;以上表格是針對內地淡水養蝦的功率配置表,如果是沿海海水養蝦,有換水條件的,可以減少功率配置量,但最低不低于20瓦/平方米。
納米管環盤制作和布局:用塑料三通自己制作一個一個的環形曝氣管,將購買的納米管切成0.5~0.75米長不等,套在塑料三通兩通上,做成環形,并均勻布置在池底;
簡單點的,可直接在池底固定納米管,接進氣管,但每根納米管長度不超過7米;
.jpg)
|

|
左邊是:宜春強微淡水工廠化養蝦基地;右邊:淡水工廠化養蝦納米管布置圖(四周邊上有一圈,起向中心推水的作用)
|

|

|
海水工廠化納米管布置有所不同,更為均勻,目前海水工廠化大多沒有循環水設備(多采用大換水模式解決常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