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知識看這里:http://www.mymartialartsblog.com/Technicalservice.asp?borderid=13
1、老師你好,我是海南臨高一個對蝦養殖戶,南美白對蝦標苗三十天(六百條左右)移到五畝多的土塘養了二十多天,一百多條又移一千三百斤到別的土塘(4畝),沒培水。過幾天感覺蝦殼軟肝臟模糊,吃料還算正常就沒在意,投了二桶EM菌水慢慢起來了,十天左右有少量偷死(大個),十五天吃料不正常了,兩個全膜池分別一畝多各移六百斤,蝦也是軟殼肝臟不正常,吃不上料,我喂二個小時量(是不是晝夜溫差大蝦吃料慢,白天二十七八度,晚上十七八度),感覺十多天了蝦沒什么變化。pH值,亞鹽,細菌都正常。是不是移塘水質不合,望老師指導一二,謝謝。
您好,您是海南省呵,海南水環境更好,水源充足,想必也是咸水吧(這一點您沒有說),那想必水溫水質等方面不會存在大問題的;
再排除水質和標苗池的差別太大的原因,因為您說您已經放苗20天以上了才出的問題,所以,并非是水質和標苗池差別過大引起的; 但是后一批移苗的,蝦也更大了,有100多條/斤了,按理耐逆性更強了,但只過幾天就感覺出問題了,則這說明池塘土塘的水質還是有必要事先調理好,才能放苗的;這說明您當地土塘本身的水質,還是遠遠不如標苗池的,或者說差別太大,大到了能造成對蝦不適的程度;
這些情況都是發生在移塘后的情況,應該說,進入冬季,水溫轉涼,海水污染,病菌多,移塘之后,刺激對蝦脫殼,大量脫殼之后,造成對蝦抵抗力下降,加上海水水質污染(弧菌等)攻擊,重金屬中毒等,恰好在脫殼后,感染對蝦,從而促進發;所以,您缺少的正是移苗之前,沒有調理好水質,特別是先要消毒,后做菌,特別是做高乳酸菌相,來杜絕弧菌的問題,并培育好優質藻相;但整體上乳酸菌相更為重要,這是提高放苗成功率的最有力的方法,我們的方法就是用“弧菌藻毒凈”,“弧菌藻毒凈”這個產品,主要定位就是提高放苗成功率,保苗30天以上,中間再下一次“弧菌藻毒凈”,可以延續保苗保蝦;
您說的EM菌,可以肯定是做不起乳酸菌相的,除非您潑灑150-200公斤新鮮制作的EM菌,才有這個含菌量,但如此之高的用量,帶入的雜質和培養基殘基礎可能會對池塘生態造成負面影響,我們需要的是純凈的做高乳酸菌相;
您說的您感覺的主要癥狀是蝦殼軟,肝臟模糊等現象,吃料非常慢,這些正是早期偷死的癥狀即EMS,您說Ph值,亞硝酸鹽,細菌檢測都是正常的,那氨氮的數據呢,您說的細菌檢測沒有說明白,是不是弧菌檢測呢(有沒有檢測對蝦體內弧菌問題呢),從排除法來猜測,這可能與弧菌超標有關系,同時,搬塘的方式也有關系,是否搬塘過于劇烈起撈方式不妥等,如果標苗池離池塘近的話,最好能直接用大口徑管子直接排入池塘的移苗方式更好;
建議您再做一個蝦體肝臟漿稀釋液涂布檢測弧菌,看看體內弧菌情況等;
.jpg)
建議:
1.加強增氧措施,下一次過硫化學改底;
2.過一天后,用“弧菌藻毒凈”1包、5公斤紅糖,1瓶“強微水產苷”,加水100公斤,用充氣頭放里面充氣擴培活化18小時,最多24小時,用于3-5畝的池塘面積中;進行培育極高的乳酸菌相,可以緩解;
3.以后就進入強微的土塘經典用菌模式方案,具體看這里:http://www.mymartialartsblog.com/show.asp?newsid=5776
簡單來說就是:
第一、每天潑灑“發酵碳肥”,“發酵碳肥”有兩種,現在是冬天氣溫低,所以選擇用“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1-5公斤/畝(觀察水色來決定潑灑量,水淡多潑灑,水濃少潑灑),這是冬天要用“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如果是夏天則要改用“發酵玉米液”這個“發酵碳肥”;“發酵碳肥”的作用是永遠維持水體的菌相高,這是提供給水體中的菌相吃的,以前的養殖戶忽視了這一點,以為潑灑了菌就好了,其實還得給水中的菌不斷的提供營養,才能維持菌的活力的,就好象買了豪車,還得保養一樣;
第二、每七天潑灑一次 ①“強微水精翠”(1包10畝),和②“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1包5-10畝)+“強微生物脫硫劑”50-100克/畝,兩種操作隔開3-4天來用,總之每周都要用一次;進入 后期還要加大使用頻率,變成5天一次;這兩個產品是不斷改底和調理水質用的;
第三、定期補充乳酸菌相,前面說了放苗前用一次“弧菌藻毒凈”是首次做高乳酸菌相,這是乳酸菌類產品,那么以后還要定期補充,以防止乳酸菌減弱的;方法有兩個 ① 方法一:用“乳酸菌擴培液”20~40公斤/畝(具體“乳酸菌擴培液”的制作方法看官網吧),是用壯腸QW100(育苗專用菌)半包+ “強微水產苷”1瓶+ 紅糖20公斤 + 水300公斤來擴培的,靜置培養3天,這個成本低; ② 方法二:用靚水素1包2畝,用紅糖水浸泡活化1~6小時后潑灑;這個簡單一點;
第四、最后一點就得細心了,就是要維護整個養殖期內的“菌藻平衡”,維持生態系統 平衡,方法是:
① 如果水質很清瘦,可潑“強微培藻酵素”1公斤/畝 + 腐植酸鈉1公斤/畝,或市場上的微量元素來配合肥水培藻;
② 如果水質特別濃厚的:用“發酵玉米液”25公斤/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100克/畝,處理一次不行的話,再處理第二次;
③ 如果PH極高,甚至有藍藻,并伴隨陽光強烈,則潑灑 “發酵玉米液”40~60公斤/畝 + 腐殖酸鈉1~3公斤/畝(遮陽)+ 強微生物藍藻凈1包2畝;如果還不理想,則以后再每天潑灑“發酵玉米液”3~5公斤/畝 +“強微生物脫硫劑”50克/畝,天天用,直到PH降低為止;
④ 如果水質清瘦下來了,再回到第①項操作;如此周而復始;
將來的建議:
將來您放苗或移塘之前,一定要對土塘進行調理好,例如消毒,然后用“弧菌藻毒凈”做高總乳酸菌相,然后用“強微培藻酵素”1-2公斤/畝 + 腐植酸鈉1-2公斤/畝,可再加點“發酵碳肥”15公斤/畝左右,一起肥水培藻,即菌和藻都有了,再放苗,可顯著提高放苗的成功率;這一點在實踐中是非常成功的,具體也可以找我們在海南的技術服務人員;
.jpg)
2、聽老師的分析非?茖W到位,海南有公司的產品賣嗎?淘寶太費時間了,我多年來一直尋找質量保證的產品,聽老師的分析貴公司的產品就是我們養殖戶值得信賴的。老師你好,我補充一下我上面提的問題,麻煩了。剛移的塘(鹽度十三度),4畝多一千三百斤,應該不存在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缺少問題吧!還有這么多年一直用EM菌,一畝七用一瓶或兩瓶就可以維持菌相,看來是誤區。以為EM菌多種菌種就可以了,以為乳酸菌拌拌腸道就行了從沒重視過,謝謝
您好,海南我們的技術服務電話是趙先生:13907566276趙瑜
13鹽度沒有問題,一般不缺少微量元素,但如果是多年來只是養蝦,沒有停止過的,長期只養一個品種,會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 ,仍然是需要補充的,如果是經常換水進來就一般不缺乏 ;
EM液體菌種的含量太少,液態產品一般來說,最多只有1億/毫升,您不必看它的標簽上標注的含量,我們檢測過多年液態類的產品,如果保存期超過1個多月的,基本上只剩下0.1億/毫升左右,如果要達到超高的乳酸菌相占優勢的,至少要達到7.5萬億/畝,如果水深是1.5米深的話,一畝池塘1000噸水,相當于要達到7500個/毫升水中的活菌含量;
我們以7.5萬億/畝來算一下,假設液態產品的平均含菌量為0.5億/毫升,要達到一畝潑灑7.5萬億/畝的總菌相,則要潑灑15萬毫升,即150公斤的EM/畝,液態產品的缺點是保存性極差,超過1個月以上的,一般基本只有0.1億/毫升,則這種情況下要潑灑750公斤/畝,這根本是做不到的;
我們的“弧菌藻毒凈”是固態產品,固態發酵培養工藝至少是300億/克的含量(獲得國家科技部創新基礎支持項目),每畝潑灑250克(半包),就已經有了7.5萬億/畝的用量了,加上活化后還能增加一點活菌含量;如果是充氣活化,還能增加2倍以上的活菌含量;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用量只有250克/畝,即便其中有蛋白氮等培養基殘基,也只不過是區區250克,不會影響水質,這是一種純凈的做高水體總乳酸菌相的方法;
但如果要潑灑150公斤/畝以上的EM(這個量還未必能達到7.5萬億/畝),則其中帶入池塘的雜質和氮源,可能造成水質的惡化,例如造成藻相迅速濃厚起來,雜質引起的氨氮超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