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知識看這里:http://www.mymartialartsblog.com/Technicalservice.asp?borderid=13
1、老師您好,請教個問題,處理魚池廢水的反硝化池,恒定25度條件下,利用貴公司的反硝化細菌,多少天能掛膜穩定下來,穩定下來的反硝化池,是不是每天只要定時補充碳源與微量元素就可以了?如果操作得當,貴公司的反硝化細菌與市面上的反硝化細菌,在構建反硝化池的模式下,有哪些更強的地方?(已測試貴公司反硝化細菌,效果很好,打算建個反硝化池進一步增加養殖密度)
您好,第一個問題,掛膜不用擔心,最終都會掛膜,掛膜的時間與您的水體營養和水環境指標有直接的關系,但一般都會在15天以內形成池子的生態動態平衡,最終也就是掛膜成功,例如
首先,先附上以前的關于建立水產養殖循環水處理(反硝化池的設計)文章:http://www.mymartialartsblog.com/show.asp?newsid=7185
1.營養是否全面,越是營養全面的掛膜速度越快,在您的養魚廢水中,我認為最重要的營養就是糖碳和添加方式,以及微量元素的補充;
2.與環境條件有關,例如溫度,您的水溫恒定25度是非常好的;還有就是PH值,PH必須在6.5-8.2之間,最適的是7.5;
3.與生物填料密度有關,密度越大,看起來掛膜的時間越長,畢竟有這么多的經表面積要掛膜,得一個一個來呵,如果只是少量的填料,則掛膜就要快得多了;
4.如前所述,您的反硝化池子剛剛啟動,要有一定的時間形成適合于池子的動態生態平衡,這個平衡要您去細心把握好,注意事項 就是:必須保證這段時間,例如15天以內,這段時間內是關鍵,絕對不能廢水今天有,明天卻沒有,必須穩定供應哦,所以,反硝化池的前面應該還有一個貯存廢水的貯水池的,其作用和目的就是緩沖作用,以保證每天都有廢水供應進去,以維護反硝化池的生態穩定;同時,前面所說的葡萄糖碳源,微量元素,菌種,都是要按量供應的,各環節保證天天都是一致的,這個系統才能穩定下來;例如葡萄糖要24小時流加方式添加,添加量為3-6克/立方米/天(具體用量看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含量而定,越高用量越大),微量元素最好也要每天添加1克/立方米左右,是復合的微量元素;菌種即“強微反硝化細菌”0.2-0.5克/立方米/天;
每多人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不知道廢水是不能停的,哪一天廢水若是斷水了,則系統又得重新建立起來,這又需要時間的;
穩定下來的反硝化池,確實只要每天定時補充碳源,“強微反硝化細菌”,微量元素即可以了;
還要注意,為了加強反硝化脫硝基氮的作用,要有一定的水流,以促進物質交換,加速水流的方法,就是做成水道,把反硝化池做成窄一些的水道,做成呈S型流動的小隔區域,第一個池從上面進水,從池底下部進入第二個池,第二個池則從上面出水進第三個池等,隔成一個一個的長條形,這樣,在水量恒定的情況下,水流加速了,但又不能太快,以夠進入空氣太多,畢竟反硝化池是缺氧反硝化作用,不需要溶解氧的;
碳源,如葡萄糖流加,是在第一個池中流加,所以這個池也最先利用葡萄糖,迅速的把池子中的溶解氧消耗掉;葡萄糖的添加量我雖然建議是3-6克/立方米,但視情況,例如視亞硝酸鹽硝酸鹽的含量有所不同,可能會更多,有一些池子特殊的生態環境也會造成糖的用量更多(有機碎屑少的清水消耗糖源就更多);
最后一個問題,關于市面上的反硝化細菌,我在最近5年就從沒有再去接觸了解市面上的反硝化細菌了,或許會有更好的反硝化細菌出現吧,2014年以前我們是用的市場上的反硝化細菌菌粉,之所以當年自己研究開發自己的反硝化細菌,就是因為市場上反硝化細菌非常的不穩定,基本上都是購買過來本身含活菌數主水夠分析保證值,更糟糕的是,過了一個月后,基本上只剩下10%左右(90%活菌都損失了),它是低耗氧的芽孢桿菌,但市場上的反硝化細菌芽孢率很低,所以保存性極差,反硝化細菌形成芽孢的條件和工藝比較苛刻,這局限了它在應用領域中的功能的發揮;當年我們也分析了另外5種市場上的反硝化細菌,其中4種是假的,1種有反硝化功能,芽孢率也比較高,但功能比較弱,活力不高,所以,最終我們自己篩選研究了自己的反硝化細菌;
或許現在不同于以前了,或許市場上會有更為先進的反硝化細菌出現,您可以自由選擇的;
另外,我們也在研發篩選適合于海水淡水共用的好氧反硝化細菌,以期望在曝氣養殖池中就實現亞硝酸鹽的徹底脫除技術,希望能彌補上淡水用好氧反硝化細菌效果不理想的狀態,并能更好的生產和保存,成功后,將對“強微脫氮訣1號”再進行升級改造,以適應淡水好氧脫亞鹽的市場需求(目前僅在海水或半咸水中效果理想);
下面是生物填料

下面是池子底部建議模型(要有吸污泵將脫落的掛膜抽走排污)
.jpg)
2、老師您好,昨天提的關于反硝化池的疑問,很感謝您的專業回答,同時我的疑問是:反硝化池里有必要增加填料載體嗎?根據我的實驗,用貴公司的細菌充分的混合污水后,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將亞硝酸鹽降為0(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貴公司的產品的原因),但是每次重新引入污水,便根據污水量重新添加反硝化細菌,以及營養源,既然沒有載體,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反硝化作用,那添加載體,掛膜的意義是什么,是增加了反硝化細菌的數量,使得反硝化更高效嗎?(咱不是專業技術人員,讓老師您見笑了)
您好,厭氧池(反硝化池)的生物填料是非必須的,或者說不一定是必要條件;哪些情況下是需要的,哪些情況下是不需要的呢?
1、首先根據自己的實踐來確定:但凡環保公司接單之后,都會做很多的模擬試驗,取足夠多的污水樣品來做試驗,甚至是現場做小試驗,所以,您的做法非常專業,也是非常正確的,如果試驗的結果是不需要生物填料,也能處理,且這種處理成本,特別是添加菌種的成本能夠接受得了,則就沒有必要用生物填料了;
當然,專業環保公司的試驗,不僅僅是用來決定是否需要生物填料,還有更多的參數需要試驗,例如檢測COD/NH4比例,相當于初步判斷碳氮比,判斷可生化性和需要補充的碳源量;在特定氨氮含量下的微生物菌劑活力,因為氨氮達到一定濃度時,是會抑制菌的活力的,這需要確定這種污水中,菌劑對氨氮的最大承受能力;當然還需要檢測其他項目如PH值、電導率、化學需氧量、總磷、氨氮等,并測試各種絮凝劑的使用效果評估,以及使用反硝化細菌,好氧反硝化細菌的適用于本污水的最佳條件等和預處理方案;
所以,以下情況下不必使用生物填料:
① 通過自己的測試,完全不用生物填料也能處理好,同時,對運行期間的用菌成本完全可以接受;
② 污水的量不穩定,有時多,有時少,甚至某一段時間是沒有污水的,則這種情況下,反而不用生物填料更好,否則更麻煩,因為生物填料是適用于有穩定的污水供應的情況下的,生物填料上的掛膜一旦形成,就必須持續不斷的穩定供應和處理污水,它們成了大爺;如果某一天污水跟不上了,沒有污水了,則缺少營養的供給情況下,掛膜也會脫落甚至崩潰,糟糕的是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吸污排掉,則它們自溶死亡,會使出水氨氮突然增高超標;相反,如果某一些污水突然增大幾倍供應量,他們也可能會停止工作和崩潰甚至脫落;所以,要求系統穩定就得建立貯存污水的緩沖池,或叫預處理池(可添加石灰調節PH值);
.jpg)
2、那么哪些情況下又需要生物填料呢;
① 第一個就處理量非常之大,遠不是您所說的幾十上百立方米/天,而是上萬立方米/天,為了提高處理效率和降低運轉成本,而設置生物填料;要知道在這種處理量巨大情況下,一次性投入的生物填料的成本相對來說并不高,而每天要用的菌劑成本就高了;有了生物填料和掛膜,則甚至偶爾幾天不用補充菌種,也完全是可以的;只需要間歇式補充菌種即可;
② 適用于污水中氨氮,和硝基氮含量非常高的污水,這種高含量的污水,不得不用生物填料,不然的話,處理效率極為低下,如果采用A/O工藝,則曝氣池和厭氧池都要裝生物填料,以增加好氧和缺氧處理效率,如果不裝填料,則可能需要超多級的A/O工藝池,或回流量超大,如2000%的回流量;也不現實哦;
特別是超高氨氮情況下,例如超過900PPM時,一般的活菌會被氨氮抑制活力,用菌就產生不了效果;所以,處理的前端必須把氨氮降到900以內(如石灰堿性吹脫法),或用低氨氮的廢水來稀釋到900以內,才能用于生化處理池中處理;
氨氮在曝氣池(也叫硝化池)中,通過強曝氣,一是再吹脫部分氨氮,二是通過有氧硝化作用,把氨氮變成硝基氮(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當然,還可以用強微的好氧反硝化細菌+硝化細菌,直接一步到位,變成氮氣逸出水體,徹底處理氨氮;
高氨氮的污水在曝氣池(硝化池)處理后,進入缺氧池(反硝化池),在這里進行反硝化作用,把前面的O工藝中產生的硝基氮,通過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出水體,徹底達到脫氮的目的;
您的情況是養殖廢水,這種養殖廢水硝基氮最高也不過是10PPM級別的,所以,也其實是用不著生物填料的,但如果特大型養殖場,處理量非常大的,廢水持續穩定每天都是有的,則為了增加穩定性和保險性,也可以考慮用生物填料,用牛刀感覺是非常輕松的;
強微水產服務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