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知識看這里:http://www.mymartialartsblog.com/Technicalservice.asp?borderid=13
1、老師你好,我是高密度生魚養殖戶,我的魚塘魚數量是1.2萬條/畝,魚塘管理一直堅持用菌處理氨氮亞鹽的,基本保持著氨氮0.4,亞鹽0.6的指標,有一個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就是前期養殖培好的綠藻水,很快就變得渾濁,沒有了藻相,一直都有聽老師的經驗,渾濁水穩定,只要指標正常,渾濁水養殖也可行,我的魚塘指標雖然還不錯,但很容易魚塘表面就來大片的醬油水,每次來醬油水我只能換水,嘗試網上的經驗,大量的下EM或者芽孢菌加上碳源來抑制,都沒有效果,老師能介紹一下怎么有效處理醬油水嗎?
您好,首先建議您先看看關于這幾種魚的養殖用菌方案:http://www.mymartialartsblog.com/show.asp?newsid=7201;希望你對堅持用這個方案;
您的生魚池塘高密度養殖中,由于魚類的攝食和活動,和超高的養殖密度,底部嚴重富營養化,這些本身有造成水體渾濁的趨勢,同時,藻相不好的話,也無法通過藻相來抑制水體渾濁的的借力;
您說出現醬油色的水,那么這種醬油色水也是渾濁的嗎,這是我要了解的,同時您表達的意思是說:“很容易就來一大片的醬油水”,我對您的意思的現象是,時不時來一片這種水,因為您后面又說:“每次來醬油水我只能換水”,也就是意思是說,來過很多次這樣的醬油水了,但您沒有說是怎么消失的,后面又來的;接著您說雖然有用EM和分解力強的芽孢桿菌,也無法逆轉局面;
因為我們沒有面對面的溝通,所以,我只能根據以上的您的表述,進行猜測,那么我想是不是這樣:您的池塘底部非常臟了,有積累大量的硫化氫(抑制了物質循環和氮循環),同時硫化氫造成底部淤泥發黑發紫,那應該會有一定的淤泥臭味的(建議您抽一點底部淤泥來聞一聞),特別是在目前白露季節晝夜溫差大時,夜間底部溫度大于表面溫度,造成水體對流而帶翻上一部分淤泥,或如生魚攝食旺盛之時,因為魚的活動,造成淤泥上翻,底部發黑發紫之淤泥翻上來,造成醬油水色,以及有渾濁的水體現象;
因為您后面說,即使是用碳源+芽孢桿菌也處理不了,按常規來說,碳源+芽孢桿菌,特別是分解力強的枯草芽孢桿菌等,應該是可以比較容易處理這種情況的,水能馬上就清爽的,但居然處理不了,那就估計是底部硫化氫過多,底泥太臟發黑發紫,且抑制了底泥物質循環,對流上來的底泥使得水色變醬油色和顯渾濁一些,這確實也是枯草芽孢桿菌處理不了的哦;至于EM液菌不用也罷,EM菌液在這種情況下不太可能有效果;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是PH值,您需要檢測一下PH值,如果PH值偏低,嚴重偏低,例如PH7.0以下的,則造成第一藻相也比較難培育起來,加上入秋溫度下降后,主要也是以少量的小型硅藻水為主,此時水色也體現為近似醬油色,特別是低PH下醬油色更顯;您的亞鹽有一點點偏高,在低PH值下,亞鹽的毒性增大,這個也需要注意,氨氮在0.4則確實對生魚來說,并不算高,算是比較好的了(畢竟這么高的養殖密度,氨氮高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要處理以上醬油水的問題,以及略有渾濁的問題,則有以下兩個問題要處理,一是處理好底部的硫化氫;二是處理好PH偏低的問題;二是處理好前面兩個問題后,要及時培藻等;把這幾個本質的問題處理好就可以了;
.jpg)
建議的處理方法是:
1、先用生石灰粉提高PH,現在您的氨氮不算高,可以用生石灰粉把PH提高到7.5以上為止,不超過8.0,PH若調太高也不好,畢竟氨氮也有0.4的; 每天撒生石灰粉5-10公斤/畝即可,慢慢調節,用生石灰粉直接撒就可以,撒到沿池塘邊上1米左右范圍內;如果用石灰塊就不好操作,雖然石灰塊質量更好,但得先溶解于水成為飽和石灰水后再潑灑,比較麻煩一些;
2、與此同時,可以用“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100克/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200克/畝,有“發酵玉米液”的話,同時用5-10公斤/畝,處理2次或以上,把硫化氫的問題處理好,“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可以適當的微輕抄起底泥(反硝化作用同時脫除亞硝酸鹽,畢竟您現在的亞硝酸鹽高了一些),在脫亞鹽的同時,產生的氮氣會使淤泥有微輕的攪動和抄起,馬上跟著“強微生物脫硫劑”會把抄起的硫化氫脫除掉,“強微生物脫硫劑”也有吸收同化亞鹽的作用;
3、如果水體仍然比較渾濁,可以用“生物解毒潑灑劑”1包2畝使用一次;“生物解毒潑灑劑”是高分子絡合絮凝劑,有絡合解毒和絮凝又重作用,可以澄清水質;
4、觀察水質變得更清爽一些后,完畢可以考慮用“強微培藻酵素”1-2公斤/畝 + 腐植酸鈉或微量元素礦物質產品配合,進行培藻一次;當然,水中糞便殘餌這么多,或許不必用這一步,水自然也可能藻色會起來的;
如果您能購買到小球藻種,用少量小球藻種 + “強微培藻酵素”1公斤 + 50公斤水,充氣擴培一天,再潑灑到1畝水面上,培藻效果就很快的了;
5、如果您有比較優質的外源水源,并且有排污的地方讓你排污,則比較干脆的做法是用吸污泵,直接吸掉底層一部分的污泥,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問題;
馬上要搭建冬棚了,在搭冬棚之前,一定要務必要把水質調理好,才能搭建冬棚,不能以后確實會比較麻煩的;
如果您從放苗開始就一直用強微的方案,應該不至于出現這種現象,而且底部是非常干凈的,我們也有養殖加州鱸魚的客戶用強微方案堅持兩年多了,以前起魚干塘之后,淤泥深達大腿根部,現在用過強微兩年左右,起魚干塘之后,淤泥的厚度只到腳裸部位,僅10-20厘米而已,且非常干凈,沒有腥味臭味,沒有硫化氫(這個東西會抑制底部物質循環和氮循環);

2、老師你好,接著上面的問題,我說的不太清楚,雖然我的魚塘渾濁,但是鏡檢過,藻相主要是裸藻甲藻隱藻,我說的沒藻相是沒有有益藻相,抱歉,我描述不太好,魚塘表面那個醬油水應該是甲藻。擴培EM加碳源連續大量幾天晴天上午潑灑,都完全不能處理這個醬油水。
您好,也就是說,醬油水色可能就是這些藻類引起的了,主要是由甲藻引起,但您仍然沒有提供PH的參數,如果PH偏低的情況,則仍然是如前回答的處理;
如果是PH偏高并引起甲藻裸藻過濃的,則要另外處理:如下操作:
1、用“發酵玉米液”25公斤/畝 + + “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100克/畝 +“強微生物脫硫劑”100-200克/畝;這個步驟一是降PH值,以抑制甲藻裸藻,甚至徹底消除它們;同時,“發酵玉米液”作為碳源也是微生物處理過程中必須的能量來源 ;二是生物改底和清除硫化氫的問題,底部臟和過度營養化,才是造成甲藻裸藻的形成的;這對您的生魚也是不利的;
2、做完以上步驟后,再用“強微培藻酵素”1-2公斤/畝 + 小球藻種 + 50公斤水充氣擴培后潑灑培藻處理;
注意讓水有所流動,有增氧機或打水車的都開起來,讓水流動,水面靜止也是造成裸藻甲藻滋生的條件之一;EM擴培液也未必有效,而“發酵玉米液”等碳源必須大劑量用一次,嚴重時甚至要用到50公斤/畝,以改變池塘PH環境和碳氮比,徹底影響甲藻裸藻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