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反硝化細菌有時用得很好,迅速就能降低亞硝酸鹽?而有時卻降亞硝酸鹽很慢很慢,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降下來?為什么出現這種不穩定的現象呢?同時用了反硝化細菌氨氮反而先降低,氨氮下降得比較快,比亞硝酸鹽要稱降低?
答:您好!
一、我們先來看幾個普遍的現象:
① 第一個現象:反硝化細菌在鋪設地膜的高位池中表現得比較好,降亞硝酸鹽都是比較快的;而且是直接降下來,時間也就1~4天左右。
② 第二個現象:如果用于土塘養殖中,則降亞鹽的速度就非常的慢,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底泥厚的土塘甚至需要十幾天的時間;而且有一個怪現象,即亞硝酸鹽,開始的幾天(一般是1~3天)是上升的,然后才開始緩慢的下降;而且,往往是氨氮先降低,亞硝酸鹽后降低的。
③ 最后讓我們做一個試驗:即便是土塘的水,提一桶土塘的水上岸,放一克反硝化細菌到桶里,第二天檢測,亞硝酸鹽一定會降為零;而同樣提一桶土塘的水上岸,不放菌劑,則亞硝酸鹽不會降;
以上現象至少說明了一點,是否是土塘,或有底泥的池塘,以及底泥的厚度,都會影響反硝化降亞硝酸鹽的效果。
可以肯定的是,反硝化細菌降亞硝酸鹽的作用是緩和的,對魚蝦的健康沒有影響,即使是開始的先升后降過程中,對魚蝦的影響也不大(建議同時使用乳酸菌,則更可以明顯減少先升的副影響,如強微水精翠和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就是以反硝化細菌為主,乳酸菌為輔的產品,強微靚水素則正好相反,是以乳酸菌為主,反硝化細菌為輔的產品)
.JPG)
二、我們先看一下反硝化細菌的作用原理
① 反硝化原理和作用方程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被轉化成無色無味的氮氣揮發到空氣中去)
長期不間斷地使用反硝化細菌,可以不斷分解底泥中的含氮有機物質,并不斷地將它們轉變成氮氣,揮發到空氣中去;
反硝化原理反應式:
總的反硝化過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即將硝酸鹽轉化成氮氣的總過程)
2 NO3 + 10 e + 12 H → N2 + 6 H2O
其中包括以下四個還原反應還原反應:
硝酸鹽(NO3)還原為亞硝酸鹽(NO2):2 NO3 + 4 H + 4 e → 2 NO2 + 2 H2O
亞硝酸鹽(NO2)還原為一氧化氮(NO):2 NO2 + 4 H + 2 e → 2 NO + 2 H2O
一氧化氮(NO)還原為一氧化二氮(N2O):2 NO + 2 H + 2 e → N2O + H2O
一氧化二氮(N2O)還原為氮氣(N2):N2O + 2 H + 2 e → N2 + H2O
用一個總的中文反應式來說,就是:
硝酸鹽 → 亞硝酸鹽 → 一氧化氮 → 一氧化二氮 → 氮氣
以上四個反應均可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將硝酸鹽(NO3)作為電子傳遞鏈(ETC)的最終電子受體(TEA,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來完成物質能量交換。
可見在將硝酸鹽 → 亞硝酸鹽 → 一氧化氮 → 一氧化二氮 → 氮氣,的過程中,亞硝酸鹽是中間產物,往往這個反應的后半截比較慢一些,前面的將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的過程比較快一些,假設,正好您的這個池塘中底泥有機物非常的豐富,富營養化嚴重,硝酸鹽含量很高,則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不斷發生以上反應,如前所述,第一步反應快一些,后面反應慢一些,造成亞硝酸鹽短暫被積累,而上升,慢慢隨著底泥中硝酸鹽的被分解完畢,亞硝酸鹽才開始慢慢下降。
.JPG)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土塘中使用反硝化細菌,特別是底泥厚的土塘中使用反硝化細菌,亞硝酸鹽先升后降的原理原因了。而且底泥越厚,底泥中蘊含有硝酸鹽越高,這個降亞硝酸鹽的過程越長。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從土塘中打一桶水上岸來,加入反硝化細菌,一天之內,亞硝酸鹽就可變成零的原因了,因為桶中是沒有底泥,就不存在泥硝酸鹽不斷通過反硝化作用,而不斷釋放出亞硝酸鹽上來的過程,所以,亞硝酸鹽直接就下降了;
這也解釋了高位池的亞硝酸鹽為什么更好降的原理原因,因為高位池每天都排污,底質比較干凈,沒有多少底泥,所以,降亞硝酸鹽比較直接且快速。
為了防止亞硝酸鹽先升后降,在升的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建議同時使用乳酸菌,例如強微水精翠和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中就是以反硝化細菌為主,乳酸菌為輔的產品,或者使用反硝化細菌這前,使用過強微靚水素(以乳酸菌為主,反硝化為輔助的產品),或乳酸菌發酵液(一種用強微蝦偷樂或強微靚水素+強微水產苷+紅糖+水培養的發酵液),前面使用過這種乳酸菌或發酵液的,則隨后可以使用反硝化細菌,而不會產生危害危險。
乳酸菌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增強魚蝦免疫抗病力的作用,并抑制了水體中的有害細菌如弧菌和鏈球菌等,從而抗病力適應性更強。
② 第二個疑問來了,為什么說富營養化,或底泥厚的土塘中,底部有這么多硝酸鹽呢?
答:這些硝酸鹽來自于魚蝦糞便的分解物,特別是糞便中的氨氮,以及未消化餌料蛋白中分解出來的氨氮NH3;
這些氨氮NH3,通過水體自然生態中自然存在的氨氧化菌(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鹽—亞硝化作用),和硝化細菌(將亞硝酸鹽轉化成硝酸鹽---硝化作用),從而轉化成硝酸鹽;最后的主角,當然是反硝化細菌了,反硝化細菌把硝酸鹽,最終通過四個反應,轉化成氮氣N2,揮發到空氣中去,從而徹底的清除了水中的氨氮NH3和亞硝酸鹽HNO2的危害。
亞硝酸細菌(又稱氨氧化菌),將氨氧化成亞硝酸。反應式:
2NH3+3O2→2HNO2+2H2O。
硝酸細菌(又稱硝化細菌或亞硝酸氧化菌),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反應式:
HNO2 + 1/2 O2 = HNO3。
而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氨氮NH3是最先降低降解的,因為這一系列的反應式中,源頭反應是氨氮NH3被氨氧化菌轉化成亞硝酸鹽HNO2,亞硝酸鹽HNO2再被硝化細菌轉化成硝酸鹽HNO3。再經過反硝化細菌的四步反應,轉化所氮氣N2,
.JPG)
③ 再來一個疑問,自然水體中都存在氨氧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嗎?要是沒有的話,豈不是上面的反應鏈就無法成立了!
答:您可以放心,自然界的自然水體中,確實就存在這兩種細菌,而且數量非常豐富,這兩種細菌是好氧細菌,自然的水體中到處都有,很豐富,只要條件適應,有底物(氨氮和亞硝酸鹽),它們就會起作用,兩個細菌配合作用的最終產物是硝酸鹽,當然,最終的主角還是反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演的是壓軸曲,最終的產物是揮發到空氣,離開了水體的氮氣。
自然界的水體中,氨氧化細菌,和硝化細菌是很豐富的,我們沒有必要生產它們,自然界中就有,它們數量龐大,是自養好氧微生物,特點或缺點代繁殖時間長一些,即繁殖速度慢一些;
而反硝化細菌,在自然界即是比較少的,這與它是厭氧細菌,或屬于兼性厭氧菌是有關的,反硝化細菌即是自養菌,也是異養菌,這就讓我們實現簡單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我們可以在工廠里大量生產它,然后使用到水產養殖中去;但是反硝化細菌比較脆弱,很不耐貯存,也不耐熱,所以,生產它并不容易,宜春強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固態發酵培養法生產反硝化細菌獨樹一職,生產的反硝化細菌不僅活力強,而且耐熱耐貯存,保存性好,含量高,使用劑量;最強烈的情況是:在酷熱天氣和超量2倍的使用情況下,一天之內,反硝化作用產生的氮氣的沖擊作用,可以將水底泥皮沖上水面上來,就象翻騰一樣,甚至形成整個魚塘表面漂浮一層泥皮,非常嚇人,我們曾經有客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超量2倍使用,造成水面漂浮一層泥皮的現象,但因為有強微乳酸菌同時潑灑,所幸魚蝦均沒有出問題。國內尚無一家公司的反硝化細菌可與之相比
.JPG)
三、使用反硝化細菌,脫除池塘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是最有效,最生態的方法;
反硝化除去池塘中的有機氮,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有機氮最終是揮發到空氣中去了的,不象化學絡合劑處理的那樣(有機氮仍然還在水中,遲早還得復發),而氮氣本身就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無毒無害無味氣體。
通過生態細菌,特別是強微反硝化細菌除氮,是最安全,最環保,最綠色,最有效的方法,從操作簡單方便,和脫氮效率上來看,幾乎沒有與之可替代的其他方法。
長年不間斷地使用反硝化細菌,可以慢慢改善底泥污染程度,最終徹底清除底泥
據馬來西亞和廣東水產養殖中使用強微反硝化細菌的結果,堅持使用一年后的魚塘,底泥的厚度減少50%,在馬來西亞熱帶國家,堅持一年使用下來后,底泥厚度可以減少70%;同時,可以明顯感覺到,養殖戶所使用的小船底部,原來滑膩膩的,船底一層的有機滑膩物質,但堅持使用一個月后,船底的滑膩物質就消失得一干二凈了;
四、正確的使用反硝化細菌于對蝦養殖中的方法
強微的反硝化細菌上市一年多了,經過這一年多的反饋效果和實踐經驗,總結如下的正確使用方法:
以下是針對土塘養蝦的使用方法:
① 針對土塘,建議第一次使用反硝化細菌的劑量為酷熱的夏天30克/畝,春秋或早夏晚夏天氣50克/畝;同時配合撒增氧顆粒(例如過氧化鈣)300-500克/畝,效果最佳(我們的反硝化是兼氧型的,可以有協同促進作用)
② 然后,在間隔3~5天后,使用第二次,第二次可以加大一點用量,如50~70克/畝;同時配合撒增氧顆粒(例如過氧化鈣)300-500克/畝,效果最佳(我們的反硝化是兼氧型的,可以有協同促進作用)
當然,都得用紅糖水活化,活化方法是加500克紅糖,加20斤水,浸泡0.5~12小時潑灑,浸泡時間長的,略為減少點用量。
如果是針對高位池,以及工廠化養蝦池,等沒有底泥,泥比較干凈的池塘,則用量更為廣泛一些,可以使用更多的劑量,而不存在副作用,因為沒有底泥,就沒有更多的產生亞硝酸鹽的源頭物質(硝酸鹽HNO3和氨氮NH3)
4、對蝦養殖戶提問:
我是養殖對蝦的,我購買了強微的反硝化細菌,我想問怎樣使用反硝化細菌的方案更好,我是土塘,第一次用了50克/畝,池水反而變渾濁了,亞硝酸鹽反而升高了,第3天亞硝酸鹽才開始下降,后來又用了一次70克一畝的,現在第20天,沒有檢測到亞硝酸,這是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先升高;
您好,反硝化細菌第一次使用(指以前從來沒有使用過反硝化細菌的池塘)時,用量為30克/畝,適應幾天后增加到50克/畝,再適應幾天后可以增加到70克/畝(是否增加到70克,看您的池塘的亞硝酸鹽情況而定),為什么要這樣慢慢來增加呢,是因為擔心池塘是老塘,底泥太厚了,底部多年積累太多的有機物和硝酸鹽,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使用反硝化細菌,擔心因為底部泥太厚,加上水中自然存在的硝化細菌的作用,造成底部沉積硝酸鹽過多,反硝化作用會把硝酸鹽先轉化成亞硝酸鹽,然后才把亞硝酸鹽再通過兩步轉化成氮氣,在這個過程中,轉化成氮氣的速度更慢一些,則可能造成短時間內(3-7天甚至更久)亞硝酸鹽作為整個反應式的中間體而積累起來,反而先升高,要等硝酸鹽消耗得差不多了,亞硝酸鹽才會開始下降,但一旦開始下降了,則會下降得比較徹底,甚至下降到檢測不出來。
對蝦養殖中使用反硝化細菌,除了上面所說的,一定要慢慢來之外,還可以采用以預防為主的使用方案,即在對蝦下苗后的第20天就開始使用的反硝化細菌,堅持每7天使用一次,每次平均50克/畝左右,用50克紅糖加1000毫升水,浸泡活化一小時,再全池潑灑;堅持下去的話,可以保證對蝦養殖全期,沒有亞硝酸鹽超標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