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疣梭子養殖中存在什么問題?
從全國范圍來看,三疣梭子蟹主要以混養為主,也有一些半精養形式的單養(我市大部分屬后一種),但無論哪一種形式,就效益而論,據本人所知,是明暗各半,更甚至說,賺得不多,虧的不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池塘等養殖設施落后,造成成活率低以致產量不高
隨著養蟹熱的興起,吸引了不少的投資者,但其中不乏投機者。造成基礎投入少,能過就過,能挺就挺,能省就省。我跑過很多養蟹場,許多場水位都只在1米左右,而且清塘不徹底,溝渠不規范,進排水不暢。原因是“我只承包一年”。更不用說增添增氧機、水質監測等儀器、設備了。
2:蟹苗規格不齊,養殖難度大
目前的苗源絕大部分依靠自然苗,見苗時間從5月底至7-8月(絕大部分是6月),養成蟹的是8-9月,但無論哪一種形式,來自自然海區的苗個體大小差異都很大,有的甚至可相差十幾倍。由于梭子蟹是一種靠脫殼長大,且弱肉強食的兇殘動物,個體大小已是強弱明顯,更何況脫殼期分散,自然增加了相互殘食的機會。
3:苗種成本高
4:養殖技術簡單、管理落后
科研單位由于多種原因缺乏基礎研究,養殖人員缺乏專業訓練。
5:養殖周期短,上市過于集中,供求失調。
6:自然海區梭子蟹產量豐欠不勻,市場價格波動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