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生物制劑在養殖業中的應用發展,養殖戶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使用微生物制劑所帶來的好處和效益,與此同時,微生物制劑與酶制劑等生物制劑對我國綠色無公害養殖事業的貢獻也越來越顯著,這些生物制劑,不僅可以提高動物的生長繁殖性能,提高抗病力和免疫力,提高飼料報酬,增強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改善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甚至杜絕(指發酵床養殖技術)糞尿的排放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減少飼料中抗生素的使用量,甚至完全取消抗生素在飼料中的添加使用,是利國利民的環保產品。
但大多數養殖戶對微生物制劑、酶制劑的含量表達方式,或者說單位含量表達,并不太了解,造成了很多的誤解和盲目,下面將這一問題作一個詳細的介紹:

1、微生物添加劑的含量表達方式
常用的微生物添加劑含量表達方式是:① 微生物細胞總數,單位是“億/g或ml”;② 有效菌落形成單位總數,英文是(colony forming unit,簡寫cfu),單位是“億cfu/g或ml”;
1.1 最為規范化的表達方式是后者,有效菌落形成單位總數,也是規范化的企業采用的檢測單位
有效菌落形成單位總數,英文是(colony forming unit,簡寫cfu);是指每克產品,經過一定的稀釋后,一般是稀釋1~10億倍左右,再通過加入玻璃珠在搖床上打散細菌細胞,(為了更好地分散微生物細胞,還有使用超聲水浴處理,便微生物細胞盡量分散,以便將來在平板培養基上培養時,可以得到充分分散開的,獨個的菌落,并有利于計數和觀察)
再把稀釋好的,并經分散的微生物菌懸液,用移液管吸取一定的數量(一般是0.1~1毫升),涂抹或倒制在平板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得到了肉眼可見的,由一個一個細胞生長繁殖而成的菌落,再經過鑒定和計數這些菌落,乘以稀釋倍數,就是檢測結果。這個單位真實地反映了產品究竟有多少個活細菌活細胞,是最規范的單位;
這個方法的缺陷是檢測誤差較大,往往造成檢測結果偏低,造成結果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① 細胞粘結造成的結果偏低;
在檢測過程中,存在很大的誤差,比如產品中細胞往往是粘結在一起的,使用一般的搖勻方法無法充分地分散它們,往往在平板培養基上看到的一個菌落,很有可能是由幾個細胞長成的,所以,在檢測中必須嚴格打散粘結的細胞,一旦打散操作不當,會造成檢測結果偏低,偏低是肯定的,好一些的方法可以用超聲波來打散,但超聲波可能會殺死細胞,所以,往往實際上產品超過了200億,但用這種方法檢測的結果卻只有120億;目前也有人提出先高溫水浴活化后,再用振蕩器或搖床處理30分鐘,再倒制平板上培養,可以得到比較穩定的檢測效果。
② 由于死細胞是不會長成菌落的,所以,也造成檢測結果偏低;
③ 還有一些弱小的細胞,由于處于衰老期,或存在缺陷,也無法長成菌落,也造成檢測結果偏低;
即這種菌數表達方法的特點是:
① 一是檢測結果偏低,實際結果要高于檢測結果;
② 二是這種表達方式是最規范的,也是將來國家可能強制執行的方法;
③ 三是這種表達方法檢測出來的,可以肯定都是活菌,沒有死菌,是非常真實地反映了產品的微生物活力的規范化的檢測單位。
1.2 但目前大多數企業使用最普遍的檢測單位還是微生物細胞總數這個單位
這種表達方法是把死菌活菌都計數在內,不分死活,往往采用比較簡單的顯微鏡計數法,如血球計數板計數方法,比較小的細菌則采用Helber 細菌計數板來計數,也需要先打散細胞,再進行稀釋處理,以使顯微視野中的細胞數在合適的范圍內,進行數數計數,再把計數結果乘以稀釋倍數即得結果。
這種方法的結果顯然是偏高,因為不論是死細胞,還是活細胞都被計數在內了,而且甚至有一些不是產品規定的微生物細胞,如雜菌甚至有害細菌也被計數進去了,甚至有一些酷似微生物細胞的雜質也被計數進去了,所以,得到的結果比較高,也是目前大多數企業樂于采用的表達方法;
1.3 活力99生酵劑等產品的微生物含量表達方式是什么?
作為一家規范化的企業,我公司采用的是有效菌落形成單位的表達方式,例如活力99生酵劑的分析保證值是有效菌落形成單位總數120億cfu/g,當然,這只是分析保證值,是企業為了合理規避質檢部分的監督風險而設定的一個數值,也企業所能達到的最低數值,實際上由于微生物生產的復雜性,我們所生產的出廠產品,都達到了220億/g以上的水平,甚至更高,說到底,寫在包裝上的只是分析保證值,是為了合理規避質檢監督而設定的數值而已。
活力99生酵劑在最近一次的檢測中,即2010年6月5日號在江西省飼料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的結果是2185×108cfu/g,即每克有2185億個有效活菌,不僅是活菌,而且是能生長形成菌活的有效活菌。
2、飼用酶制劑的含量表達方式
飼用酶制劑的含量表達方式就更為復雜了,也比較特殊,有生物常識的人都知道,酶的第一大特性就是專一性,即一種酶只對一種底物(作用對象),甚至只對某一個化學鍵才會起催化分解的作用,這自然而然就反映到酶活力的表達方式上也應該是:不同的酶,其活力單位具有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專一的酶活力表達方式,換句易懂的話說:自然界存在上億種生物酶,如果要給它們定酶活力表達方式,則也一定存在上億個不同的酶活力表達方式。
舉幾個例子:
① 植酸酶的活力表達方式是:待測樣品在植酸鈉濃度為5.0mmol/L、溫度37℃、pH值5.50的條件下,每分鐘從植酸鈉中釋放1μmol無機磷,即為一個植酸酶活性單位,以U表示。
② 綜合纖維素酶(FPA酶)活力的國際酶活單位的定義:在最適測定條件下,每分鐘水解濾紙產生1µmol還原糖(以葡萄糖計)所需酶量定義為一個酶活力單位(IU)。
③ 木聚糖酶活力的國際酶活單位的定義:在最適測定條件下,每分鐘水解木聚糖產生1µmol還原糖(以木糖計)所需酶量定義為一個酶活力單位(IU)
……………………………
所以說,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酶活力表達方式,筆者曾經看到過一家自稱是有n年實踐經驗的著名微生物專家開辦的企業,竟然在產品包裝的【主要成分】中,赫然寫著:復合酶活力≥20000u/克,這是完全違背科學的外行話,也是極不嚴肅的,因為復合酶只是一個概念名詞,只是代表這是一種由多個酶混合在一起的復配物,由于不同的酶有各自獨特不同的酶活力表達方式,所以,是不能把各種酶的活力進行簡單的數學相加的,換句話說,復合酶是無法用活力單位來表達的,或者說,復合酶根本就不存在酶活力表達方式;由此可見,這家企業的質量標準是假的,因為技術標準局在備案時不可能不知道這點常識,如果連最基本的質量標準都是假的,則其他的又如何能讓人相信?
由于國家對常用的酶還沒有強制性的標準,所以,目前,各酶制劑企業都是采用的企業標準,即自己制定標準,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即使同樣是叫木聚糖酶,但不同生產工藝,不同生產菌種來源的酶,它們在不同的測定條件下,其活力還是有所不同的,如有的企業的酶在40℃ 和PH7的檢測條件下,活力最好,而有的企業的酶在35℃和PH5的檢測條件下活力最好,所以,為了達到最大的活力單位,各企業都會根據自己所生產的酶的特點,來設定自己檢測標準中的最適檢測條件,以達到出廠檢測活力最高。
所以,您的購買某種酶時,一定要清楚您購買它的目的是什么,如您購買蛋白酶,要在酸性環境中來分解豆粕,則一定要購買酸性蛋白酶,不要去購買堿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是在酸性環境中檢測活力最高。
所以,酶制劑的表達方式的特點是:
① 不同的酶,甚至不同來源的同一種酶,有不同的酶活力表達方式,即使同樣是叫蛋白酶,也有酸性和堿性的活力表達方式;
② 酶活力的表達與檢測條件密切相關,如溫度、PH值、作用時間、底物濃度等等。
2.1 我公司的粗飼料降解劑的酶活力表達方式是怎樣的?
我公司的粗飼料降解劑的酶活力表達方式中規定了
① Beta—葡聚糖酶活力表達方式:在最適測定條件下,每分鐘水解β—葡聚糖產生1µg還原糖(以葡萄糖計)所需酶量定義為一個酶活力單位(u)。
分析保證值是:50000 u/g
② 纖維素酶活性表達方式:在最適測定條件下,每分鐘水解CMC—Na產生1µg還原糖(以葡萄糖計)所需酶量定義為一個酶活力單位(u)。
纖維素酶分析保證值:2500 u/g
③ 木聚糖酶活性表達方式:在最適測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