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前應作哪些準備?
1:清塘(一般在放養前1個月進行)
清塘是養殖計劃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一環,千萬不可輕視。無論時間再緊,工作量再大,還是要清。特別是對老塘。一是至少要將表層的淤泥(一般20--30公分)清掉,二是用消毒劑殺滅塘內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
目前許多養殖場都用吸泥泵清淤,但使用下來,我看效果并不理想,有條件的話盡量人工挖泥,這樣才能徹底。
清塘的常用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子餅、魚藤精等。生石灰是目前應用較普遍,效果最好的消毒劑,可氧化池底的還原層,生成的碳酸鈣還能調節水體的pH值,起到穩定水質的作用,同時還可改良土壤結構,增強池底的透氣性,對殘留的病原體等有害生物具有較強的殺滅能力。用量是60--100公斤/畝。漂白粉(含有效氯30%—35%)對細菌、原生動物有強烈的殺傷力,可殺滅所有生物并能預防疾病,一般使用濃度為40--60ppm,或用該液直接潑曬在灘面。茶子餅主要用于殺傷魚類,也可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將茶子餅粉碎后或者直接放入桶中浸泡6小時以上,按每立方水體15--20克用量撒于池中,1-2小時后即可殺死魚類。同時茶子餅的殘渣還可肥水。因其作用于血紅素,如果池中有混養殖泥蚶、毛蚶類,則不能使用。魚藤精也是一種來源于植物的消毒劑,主要是殺滅敵害魚類,常用濃度為2--3ppm。在使用各種消毒劑時,務請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尤其是用量和失效時間。
2:肥水(一般在放苗前10-15天)
待消毒劑毒性散失后(可洗池2--3次,洗池時要一般用40--80目篩絹網過濾海水),進水40--60Cm,施N肥尿素20ppm,或用發酵過的有機肥料如雞糞等肥池,使池水呈微黃綠色,以此培養基礎餌料,或候苗源情況投放些貝類,如花蛤、縊蟶等作為混養品種,以利下步底質調控或作為活體備用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