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營養條件
光合細菌細胞體構成元素主要有:碳、氫、氧、氮、磷、鉀、鈉、鎂、鈣、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們也是所有生物細胞構成的主要物質。一般情況下,細胞鮮重:水占80%-90%、無機鹽1%-1.5%、蛋白質7%-10%、脂肪1%-2%、糖類和其它有機物1%-1.5%。其中干細胞含碳45%-55%、氫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礦物元素3%-5%。光合細菌的細胞壁具有半透性,能選擇性地讓一些營養元素按一定比例進內,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細胞組織和裂新的個體。

營養元素的全面和搭配的合理,是營養條件的關鍵。根據這一要求,選用多種化工原料,科學配方,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細菌發生劑(培養基)",基本符合光合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要求,無毒無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狀結晶體便于包裝和運輸,而且有2年的保質期。用其生產菌液(每毫升含有30-50億個活菌體),成本每一公斤僅0.28元,且現制現用,質量明優于市售同類產品。
光合細菌培養基是光合細菌生長繁殖所需各種營養元素的組合體。每種原料都能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生產高濃度的菌液,因此,單位效價的光合細菌菌液生產成本低、質量好,這無論是對于用戶、經銷商還是廠家都有很大的益處,對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普及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宜春專利中心提供光合細菌發生劑。
2.環境條件
有了營養全面的光合細菌培養基,才是內因,還不能培養出光合細菌菌液。還需有適宜光合細菌生長的環境條件,才能培養出優質的菌液。環境條件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介質:含菌量較低的清潔淡水、海水或加粗食鹽的淡水。從經濟、實用的角度考慮,地下水含菌量低,為最佳水源;清潔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含氯量較高的自來水應敞口放置兩三天或調PH值至偏堿后使用;蒸餾水及純凈水固然很好,但成本太高,可用于提純菌種。
。2).酸堿度(PH)值:7.5-8.5最佳(適應范圍6-10)。
。3).水硬度:PH值中性時10度以下。即調節PH值至8.0左右時,培養介質中的乳白色沉淀物不宜過多。
。4).溫度:25℃-34℃最佳(適應范圍15℃-40℃)。
。5).光照度:3000LX-4000LX最佳。即每25千克菌液需用60瓦左右的電燈泡進行光照,當然,太陽光最好且無需成本。
。6).透氣性:密閉、敞口皆可培養,密閉效果更好。
。7).容器:透明或白色容器;大規模培養可用土池、水泥池等,菌液深度30厘米以下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