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育珠手術操作技術
手術操作是河蚌育珠的最關鍵一環,它包括制片筆插片兩個工序。一
般地手術要在最適條件下進行,其總的要求是手術要精細、穩巧、準確、迅速。
一、制片
1.將選擇好的手術蚌放入新鮮清水中,使蚌自然排除體內污物。手術前,
洗凈蚌殼外表雜物和污泥。
2.取片:用清水洗凈手術蚌外套膜上的污物,沿蚌殼腹緣剪除棕褐色邊緣膜,然后取出外套膜,分離出
外表皮,立即放到玻璃板上,用手術鑷子輕輕地將外表皮朝上攤平。
3.切片:先用泡沫塑料輕輕拭凈表皮上的粘液和污物,用切片刀將外表皮修成寬窄一致,厚薄均勻的長條
片,再將片條按3~4毫米或4~5毫米見方切成細胞小片,滴上冷開水或1‰的金霉素溶液,使小片保持濕潤,
并起消毒作用。
二、插片:
1.開口:將經過清洗的插片蚌團定在手術架上,利用開殼器繃開蚌殼,塞進末塞,取出開殼器。開殼口的
大小視蚌體大小而定,原則上小蚌開口不超過0.8厘米。 塞子放入后,將蚌放到清水盆內洗凈軟體部的污泥
后方可進行送片。
2.送片:送片時,將送片針的中尖剌對準小片的中心位置,防止出現不規格珍珠。用鉤針挑小片時,手術
一定要輕快,以小片角對角為準。剌傷插片蚌外套膜后,要堅持一次送好,不得反復多次。小片應排成“品”
字形或“梅花”形,行與行之間傷口應避開。片間距不超過1厘米,一般以0.6~0.7厘米為宜,送片深度
為0.5~0.6厘米,以避開傷口為準。每只9~10厘米大小的蚌體送40~50 片。
3.整園:用整園器或鉤針的園尖在傷口外面將小片整理成鼓狀突起,使之以后形成園形珍珠。
4.消毒與吊養:用1‰金霉素溶液消毒傷口, 取出木塞,在蚌殼背緣翼狀部位鉆孔穿繩吊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