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畜禽版)
|
微信公眾平臺:宜春強微生物畜禽版
微信公眾號:qwswxq

掃描此二維碼關注宜春強微生物畜禽版
|
|
論壇登錄
|
網站公告
|
|
|
|
|
強微99系列文章點擊排行
|
|
池塘中施用光合細菌對池塘生態因子影響
|
|
2007/6/1 10:53:58 文章來源:原創 瀏覽次數:19249
【字號:大 中 小】 |
|
池塘中施用光合細菌對池塘生態因子影響
光合細菌(Photosynthetic bactria簡稱PSB)是一種能利用光能進行自養的水圈微生物在自然界的淡水、海水中通常每毫升含有103~104個PSB菌,它們在水中光照條件下可直接利用有機酸,氨基酸、氨和醣類等有機物,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時凈化了水體。增殖的PSB還是某些水生生物的餌料。據測定光合細菌是營養成份很豐富的菌類之一,蛋白質含量高達65%,其氨基酸組成接近輪蟲和枝角類蛋白;B族維生素種類齊全,尤其是B12、葉酸、生物素的含量相當高是啤酒酵母和小球藻的20至60多倍,因此光合細菌還具有較高的飼料價值,在水生生物食物鏈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天然水域中光合細菌對水質污染的凈化,維持適宜的水環境起著重要作用。在人工養殖水環境中,水生生物的密度大,是自然界的幾十倍至數百倍,在這個人工造成的的異常環境中,養殖池中由施肥投餌及魚蝦排泄而造成的污染相當嚴重,使水中的有機物質增多,水質的各項理化指標嚴重惡化。在這種條件下只靠天然存在的少量的PSB遠遠滿足不了養殖環境凈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養殖水體中投入光合細菌,使其數量與有機污染物相對抗。起到改良水環境的作用。據報導光合細菌的投入可使水中溶氧上升、PH值適宜、NO3G-N、NO2G-N降低,底泥的積蓄量減少,有利于藻類和微型動物數量增加。
本文即參照有關報導綜述池塘中施用光合細菌對池塘上述生態因子影響
一.光合細菌改善水質的作用
池塘中施用光合細菌后,由于光合細菌能進行獨特的光合作用,直接消耗利用了水中的有機物、氨氮及硫化物,并通過反硝化作用除去了水中的亞硝酸銨等,因而能使池塘內的殘餌及魚蝦貝等生物排泄物完全分解并加以吸收利用。從而大大降低了水中有機物質的含量,因此水中溶解氧得以提高而化學耗氧量、氨氮、硫化物則低。據王育鋒(1992年)報導,試驗使用紅色無硫細菌(Purple nonsulfur bacteria)培養液,該菌屬為紅假單胞菌屬(Rhcdopsendomonas)的菌種。每毫升菌液含菌體50億左右。試驗使用量為每公斤飼料加0.4-0.8ml原液。每天二次加水稀釋后拌入多維飼料酵母配成的飼料中。每隔25天潑灑一次PSB液,使水成3PPM濃度。結果為水中溶氧早8時,試驗池比對照池高70.8%;17時平均高31.6%。有機耗氧量(COD),使用PSB的試驗池COD比未使用前增加0.9%;對比池增加8.8%。從三氮的變化看,使用PSB的試驗池氨氮平均降低了48.6%;亞硝酸氮平均降低了71.9%。未使用PSB的對照池相比氨氮增加了26.4%;亞硝酸氮平均增長了45.5%。試驗池與對照池相比氨氮、亞酸氮分別比對照低34.5%和71.9%。而且,磷酸鹽磷使用PSB以后增長160%;對照池僅增長25.6%。
據王育鋒(1993年)的另一份報導,試驗用PSB為紅褐色,以球形紅假單胞菌和沼澤紅假單胞菌為主,PSB菌正處于對數生長期每毫升活菌數為50億個。光合細菌的施用方法為7、8月每10天一次,加壓低施與全池潑灑交叉進行,加壓底施每立方米達80億個,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達100億個;飼料每公斤添加100億個菌體。試驗中對池塘主要生態因子pH值、水中溶解氧、有機物耗氧、銨氮、總磷及池底全氮、全磷、特別是硫化氫(H2S)進行了監測。結果認為,PSB能充分利用降解底泥所產生H2S,反應方程式如下。
在試驗終了時測得試驗組H2S比對照組減少15.64%。由于PSB有促進物質循環的作用,使陷入底泥中的磷、氮量大減,試驗結果底泥中的全磷比對照組減少了28.2%;全氮比對照組減少了31.82%。由于陷入底泥中磷減少,水中磷含量相對提高了13.05%。
田曉琴等人(1998年)報導了光合細菌在溫室養鱉中應用。試驗用PSB菌液主要由球形紅假單胞菌組成。每毫升菌液中含菌體數為8億個細胞。光合細菌的施用方法為,每天在飼料中添加4%的PSB菌液;全池潑灑首次用量為20ppm或40ppm,以后每天用2ppm或4ppm。結果試驗池的溶解氧比對照池高、化學耗氧量、氨氮和硫化物比對照池低。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稚鱉組氨氮降低了0.9~1.07mg/L,幼鱉組降低了0.07~0.24mg/L,成鱉組降低了0.44~1.03kg/L。由此可以看出光合細菌對池塘水質凈化的效果十分明顯。
二.光合細菌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王育鋒1992年的試驗得出,PSB能增加底泥細菌數量,盡管試驗初試驗組底泥的細菌總數比對照組少22.45×107個菌/克泥,而試驗末試驗組底泥細菌總量比對照組多9×105個菌/克泥。張永江(1995年)認為,PSB中輔酶Q的含量高達1744~3399微克/克,PSB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和釋放的酶中具有消炎作用和抗病因子成份。因而可防止養殖魚類的爛鰓、腸道穿孔、水霉、赤鰭等多種疾病。同時PSB含的豐富的B族維生素、輔酶Q和未知和促生長活性物質等,既補充了營養,又提高了魚體內血清免疫球蛋白數量,從而大大提高了魚體健康水平和免疫能力。同時PSB與水中放線菌共生使水域中有益菌群得以增殖,抑制了其它有害菌繁殖,也起到了預防疾病的作用。
光合細菌的水質凈化作用,使水環境中的營養鹽類含量升高,溶氧氣條件得以改善,從而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種類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根據王育鋒1992年測定試驗池浮游生物數量比對照池分別高出21311萬個/升和75792個/升,平均生物量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分別比對照組高出13.62mg/L和3.18mg/L;原生動物也比對照組高1.18~1.6倍。1993年的測定結果為浮游植物生物量比對照組高11.56mg/L (提高了69.98%);浮游動物比對照組高0.31mg/L (提高了34.78%),同時發現易被白鰱利用的隱藻等生物量增加明顯。
綜上所述,光合細菌能有效地改良池塘水質,加速營養物質循環,保護水生環境,從而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提高養殖經濟效益。為此建議要不斷地總結經驗,科學合理用好光合細菌這一新型生物武器,使之在增產、增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