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分娩的仔豬的管理
1.接產,用消毒好的用具接產,清除口腔及全身黏液,使仔豬呼吸暢通。
2.斷臍:仔豬出生后,用手鈍化掐斷臍帶,留長度為4~6厘米,傷口用碘酊消毒。
3.剪牙:仔豬出生后,必須剪掉犬牙,以免咬傷母豬乳房或在相互咬打中咬傷對方,不過,對于非常弱小的仔豬可以不剪,以便在爭搶乳頭時占優勢。
4.有條件的可以斷尾,留1/3長,可防止咬尾現象。
5.必要時剪耳號。
6.固定乳頭,吃足初乳,初乳為母豬分娩后3天內的淡黃色乳汁,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完全吸收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促進仔豬免疫力提高,所以,應該徹底清洗乳頭,同時讓所有的仔豬吃足初乳,把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面的乳頭,強壯體大的固定在后面的乳頭。
7.去勢:公仔豬出生七天后,應該去勢,應激小,傷口愈合快,這時母乳抗體高,傷口不易感染。母仔豬可以不需要去勢。
8.補鐵:鐵在仔豬體內儲備不足,易引起仔豬貧血、下痢、生長停滯,嚴重時可以引起仔豬死亡。及時補鐵非常重要,一般是在仔豬出生后1~3天內肌注射鐵劑,如牲血素,5~7天注射一針肥。
9.保溫:仔豬適宜的溫度為:第一周35度,第二周31度,第三周27度,第四周25度,保溫措施為:調節后產房的環境溫度,建立保溫箱小氣候(保溫燈或電熱板)。
10.補料:補料可以彌補母乳的不足,鍛煉仔豬的消化器官,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進胃腸發育,防止下痢,減少應激,縮短哺乳期,提高斷奶重,提高種豬的繁殖率,補料開始時間可以在產后的5~7天,選用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乳香味濃,添加保健成分的優質顆粒飼料為宜。補料開始以誘食為主,少喂勤添為原則。
11.斷奶:提前斷奶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率和繁殖率,減少仔豬疾病,提高利潤,專業飼養場應在21~28日齡斷奶;蛘吒鶕闆r在35~45日齡斷奶。
冬天發酵床養母豬,一定要有產床或類似產床的隔離裝置都可以!而且最初幾天要看著小豬吃奶,吃完馬上放進保溫箱,堅持3--5天就可以了,千萬不能!千萬不能大意!這是由于冬天天氣冷,如果室內氣溫也低的話,母豬可能挖坑睡覺,會造成壓死仔豬的現象,每個地方的母豬都不一樣,每個品種不同,特別是初生母豬,母性差一些,一定要加強前三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