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發酵床養豬技術以零排放、零污染、節約用水、節約用料、提高肉質等優勢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和肯定。但一些養殖場對此也存在一些疑慮,如發酵床養豬基礎投資是否會比傳統更多?生產性能是否會下降等?本文就針對南方熱帶地區運用活力發酵床養殖技術將傳統養豬技術進行比較,擬建一個500頭母豬的規模進行詳細地對比分析,本設計對比只針對養殖區域的具體面積計算,職工宿舍、生活區、辦公區等未計算在內。
一.基本設計參數的選擇
根據我國目前實際情況和現有生產水平,對年產10000頭肉豬生產線實行工廠化生產管理方式,采用先進飼養工藝和技術,其設計的生產性能參數選擇為:
平均每頭母豬年生產2.2窩,提供20肉豬,母豬利用期為三年。肉豬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達90—100公斤體重的日齡為160天左右(23周)。肉豬屠宰率75%,胴體瘦肉率65%。
生產技術指標表
單位:%,頭,千克
項目
|
指標
|
配種受胎率
|
90
|
配種分娩率
|
85
|
胎均總產仔數
|
10.5~11.5
|
胎均活產仔數
|
10
|
出生活體個重
|
1.2~1.4
|
胎均斷奶活仔數
|
9.5
|
21日齡個體重
|
6.0
|
7周齡個體重
|
15.0
|
23周齡個體重
|
93.0
|
斷奶仔豬成活率
|
95.0
|
保育期成活率
|
97.0
|
育成期成活率
|
99.0
|
全期成活率
|
91.0
|
存欄豬結構標準
妊娠母豬數=386頭
臨產母豬數=21頭
哺乳母豬數=63頭
空懷斷奶母豬數=30頭
后備母豬數=50頭
成年公豬數=10頭
后備公豬數=5頭
仔豬數=630頭
保育豬=800
中大豬=3104
合計:5100頭(其中基礎母豬為500頭)
說明:
1. 妊娠母豬數=周配母豬數×15周
2. 臨產母豬數=周分娩母豬數=單元產欄數
3. 哺乳母豬數=周分娩母豬數×3周
4. 空懷斷奶母豬數=周斷奶母豬數+超期未配及妊檢空懷母豬數(周斷奶母豬數的1/2)
5. 后備母豬數=(成年母豬數×30%÷12個月)×4個月
6. 成年公豬數(全人工授精)
7. 仔豬數=周分娩胎數×3周×10頭/胎
8. 保育豬=周斷奶數×4周
9. 中大豬=周保育成活數×16周
二. 生產計劃一覽表
基礎母豬數
|
500
|
滿負荷配種母豬數
|
周
|
25
|
月
|
108
|
年
|
1300
|
滿負荷分娩胎數
|
周
|
21
|
月
|
91
|
年
|
1092
|
滿負荷活產仔數
|
周
|
210
|
月
|
910
|
年
|
10920
|
滿負荷斷奶仔豬數
|
周
|
200
|
月
|
867
|
年
|
10400
|
滿負荷保育成活數
|
周
|
194
|
月
|
841
|
年
|
10088
|
滿負荷上市肉豬數
|
周
|
192
|
月
|
832
|
年
|
9987
|
三.生產工藝程序
本方案的肉豬生產程序是以“周”為計算單位,工廠化流水生產作業程序性生產方式,全過程分為四個生產環節。按下列工藝流程圖示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