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畜禽業》1999年第1期雜志上
宜春強微高新技術專利產品開發中心 鐘啟平
宜春強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每年有近500萬噸的菜籽餅粕和400多萬噸的棉籽餅粕,尤其是棉菜籽餅,由于沒有較為方便和有效的脫毒技術,大部分被用于肥田而沒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近年來,大力推廣的微生物發酵方法,旨在提高棉菜粕營養價值、脫去毒素、改善適口性等,無疑對提高這兩個飼料資源的利用率、緩解蛋白源緊張、提供能替代部分豆粕的優質蛋白源等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但客觀地講,在國內上百家棉菜粕發酵脫毒工廠,幾乎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即沒有達到經濟效益上的目的,而并非該技術不行,實際上在各種棉菜粕脫毒技術中,筆者認為發酵是最優秀的技術之一,它不僅達到了脫毒目的,而且改善了適口性提高了營養價值,并達到接近豆餅的生物效價,從而給養殖戶帶來效益。
據筆者所知江西南昌、宜春、吉安、新余、和廣東廣州等四家投資該項目的單位,資金實力均很雄厚,但該項目均已宣告停產或轉產,沒有市場是主要原因,而沒有市場則是因為產品價格性能比太高,用戶購買脫毒餅粕不劃算,很顯然,工業化脫毒餅粕產品的成本應包括原料成本、原料收購成本、
生產成本(包括水電煤、工資、管理、設備維修、生產損耗、設備損耗、廢品率等)、財務成本(包括投資利息、廠房設備折舊、建設期利息、不可預見費用等)、包裝成本、銷售費用、稅收等。據業內人士稱,萬噸規模的產品生產成本達到了1850元/噸,加上銷售費用和利潤等,售價必定在2100元以上,企業才能生存,規模小的廠家,成本則更高。產品盡管營養價值高,但在顏色和適口性方面,則遠不如豆粕那樣受歡迎。
所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實際上是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一年多以前,我曾嘗試在農村直接推廣應用棉菜餅脫毒技術,包括原種及菌種擴培技術,脫毒發酵種子生產技術,棉菜粕發酵技術等,利用農村食用菌專業戶的設備設施即可完成前兩部分,生產的發酵種子賣給農民和養殖戶使用,從而使棉菜粕得到有效的利用,實踐證明:社會效益很明顯。
這一推廣應用途徑基本上排除了工業化途徑中的原料收購成本、電煤成本、設備成本、財務成本、包裝成本、銷售費用成本、以及廠家利潤等,加上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從而構成了這一推廣應用途徑的巨大潛力。據測算,每噸脫毒餅粕加工后成本僅1400元/噸以下,遠低于工業化途徑的2100元/噸。
現將這一技術介紹如下:
1、 原種(一級斜面種子)的擴培
1.1 菌種編號ZP-07為菜籽粕脫毒專用菌種,EP-09為棉籽餅粕專用脫毒菌種(酵母)
1.2 斜面培養基的配制
兩個原種為同樣的配方,取削皮去芽的土豆片或絲200克、麥夫50克、清水1000克,放入搪瓷杯中,文火加熱到微沸,保持5分鐘,用4層紗布過濾,擠干,濾液補水到1000毫升,加入白糖20克,瓊脂20克,加熱溶化,分裝到18×180毫米試管中,塞上棉塞,包扎好,在110-125度的溫度下滅菌45分鐘,然后擺成斜面,凝固后即可使用。
1.3 接種培養
在無菌操作條件下,進行接種轉管,30度左右培養,EP-07需要72小時成熟,長滿濃厚的黃綠色孢子。EP-09約需要24--30小時成熟,長滿濃厚結實白色菌苔。
放入冰箱中,于4度左右保存,可保存3個月左右。
1.4 保藏菌種的方法
制作方法是:用10×100毫米的試管,裝入消毒后的麥夫培養基,接種培養成熟,長滿成熟后,進行保藏組裝:取18×180的試管,裝入約4厘米高的無水氯化鈣(干燥劑),塞入厚約幾毫米的一層棉花,以防止干燥劑滑動(起固定作用),再裝入已長好成熟的10×10試管麥夫種,然后在大試管口,塞入橡皮塞,頂住里面的小試管使之固定,保證封好口后,再涂上一層蠟,即制作完畢,放入冰箱中保存。
該保藏菌種具備干燥,隔氧,低溫三大特點,故可以保存5年之久。
2、 二級種子的制備
2.1 培養基配方:
EP-07:①豆粕45%,菜粕25%,麥夫30%。②豆粕40%,棉粕30%,麥夫30%。③豆粕70%,麥夫30%。
EP-09;①豆粕25%,棉粕15%,玉米面30%,麥夫30%。②豆粕25%,菜粕25%,玉米面30%,麥夫30%。
配好粉料后,拌入1:0.8的清水,于甑中或滅菌柜中,以105度以上的溫度的蒸汽蒸料45分鐘,取出冷卻,按每500克折干料接種一支斜面種的比例接入一級種子,接種方法為:取一支試管斜面種子,倒入適量的清水,用小鐵絲等物件伸入試管中,刮下菌苔于清水中,然后再倒入料中,攪拌均勻,接種完畢。
2.2 培養,烘干
將料攤入搪瓷托盤中、或竹扁中、或編織簍等器具中,或直接攤料于干凈的地板上,厚度約為2—3公分,再蓋上一層濕紗布或干凈報紙。于25—35度以內培養(30度最佳),到成熟為止。
EP-07需要72小時長成熟,長滿黃綠色的孢子,有板栗香氣,無夾心,長得透徹。
EP-09只需要24—30小時成熟,物料長成白色,很濃厚,有酵母菌特有的香氣,無異味。
長成熟后,于50度左右的溫度下烘干,或太陽曬干,即為二級種子,置于陰涼爽干燥處保貯備用。
3、 三級種子制作
物料配方與二級種子的培養基配方相同,只是用做好的二級種子來接種,接種量為干料的1%。
可以敞開培養,注意培養室保持干凈,經常清掃,并定期用高錳酸鉀或新潔爾滅,來蘇爾等進行房間消毒,培養器具用過一次后要清洗,適當噴一些1%濃度的鹽酸溶液,使器具保持一定的酸性,曬干后使用。
培養成熟后的三級種子,低溫烘干或曬干,立即包裝入袋,密封嚴密,作為脫毒發酵劑使用或出售。
4、 脫毒發酵技術
4.1 菜粕脫毒
配方為:菜粕90%,麥夫或玉米面10%,配料后加入1%的上述脫毒種子(脫毒劑或三級種子),加入80%的清水,拌勻,攤料于干凈的竹扁、地板或其它器具上發酵,厚度3—4公分,30度左右發酵一天,不必烘干可以直接用于養殖,或烘干備用。
4.2 棉籽餅脫毒
配料為:棉籽餅粉80%,麥夫或玉米面20%,其余操作同上。
4.3 大規模發酵可以考慮用塑料大棚發酵
大棚發酵可能更適合于大型的養殖戶,即搭建一個塑料大棚,以利于冬天保溫,棚內搭設竹架子,可設5—6層,留過道,發酵時用竹扁裝料,每扁5公斤左右,一層一層地放到架子上去,冬天可先用一個火爐放在棚內加溫,待12小是后,撤掉火爐,靠物料本身的發熱即可維持棚內溫度在30度左右。
5、脫毒效果與經濟效益
我做的試驗產品經農業部武漢油料及制成品監督檢測中心測試,菜粕原料中各毒性物質含量為:硫代葡萄糖甙72μmol、異硫氰酸酯3676ppm、噁唑烷硫酮2342ppm。經發酵后:硫代葡萄糖甙未檢出、異硫氰酸酯364ppm、噁唑烷硫酮179ppm。故而總的毒素含量才543ppm,即0.0543%,遠低于歐洲共同體和我國糧油協會推薦的0.3%,和我國七五攻關建議的指標0.1%。發酵的成品的粗蛋白含量為40%,曲香濃厚,可替代飼料配方中一半的豆粕來使用,經濟效益顯著。
兩種發酵產品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消化酶活性和未知促生長因子,是畜禽魚蝦的優質蛋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