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配方的設計原理和方法
一、幾點常識
這里簡單地介紹一下,在養殖實踐中,養殖戶如何自己根據當地的飼料資源情況,來設計符合當地實情的飼料配方;在一般情況下,設計配方順序是:
(1)首先了解您當地的飼料資源,和自己打算使用的飼料品種,當然這里面一定要包括以下幾種飼料原料:⑴ 是蛋白飼料原料,如豆粕、魚粉、棉籽餅粕、菜籽餅粕、花生麩、蓖麻籽餅、芝麻餅、向日葵餅、玉米蛋白粉、豆渣、醬油渣、啤酒糟、黃豆、蠶豆、豌豆………等等當中的至少兩種以上。⑵ 能量飼料,如玉米粉、大麥、小麥、稻谷、燕麥、蕎麥、薯干、高粱、米糠、麥麩………等等當中的至少兩樣。⑶ 礦物質飼料,如鈣磷飼料(含骨粉、磷酸氫鈣、過磷酸鈣、碳酸鈣、貝殼粉……)、微量元素也是礦物質飼料,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微量元素預混合飼料。⑷ 微量添加劑,如維生素和藥物添加劑,微量元素也是微量添加劑。
其中⑶和⑷都可以從市場上購入,如預混料就含有微量元素、維生素、抗菌素、藥物、氨基酸……等等。濃縮飼料中則含有:蛋白飼料、預混料、鈣和磷等,有了濃縮飼料,您只需要加入能量飼料即可以了。
(2)其次要了解您所養的動物的營養需要或飼料中的營養含量最低值。
這方面有現成的飼養標準表可以查閱,主要關注幾點:一是飼料中的蛋白含量要達標;二是飼料中的能量含量要達標;三是鈣磷含量要達標;四是能量含量達標;五是必須要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補充(這一點從市場上購入相應的產品如預混料即可);五是注意一下賴氨酸和蛋氨酸等的含量。適當補充。比較高級的設計方案中,還要考慮飼料的可消化吸收率,如光是蛋白含量達到了標準還是不行的,如果使用的原料中有蛋白消化率極低的成分,若達不到可消化蛋白需要,也是不行的,例如純血粉的蛋白質雖然達到了90%以上,但它的消化吸收率只有20%,非常低,所以如果考慮到它的消化率,則它的質量還不如菜籽餅呢。
有條件的,再補充青綠飼料和其他降解秸稈飼料等。
(3) 要了解您所現有的飼料資源的營養價值表
這一點,只需要查閱有關的飼料營養成分表即可,見后面的表格。
(4)就是要計算和配合了
一般的常識是,蛋白飼料一般占20—35%左右,能量飼料一般占50—70%左右,鈣磷一般占1-2%左右,預混料等則按廠家說明書來使用即可。
同時注意一些有毒飼料原料有一個最高使用量,如未脫毒的菜粕的使用量是3—8%(成年動物使用量相對大一些,相反幼小動物取小值),棉粕的使用量是5—12%等。
二、飼糧配合的原則
(一) 應選用適宜的飼養標準和飼料成分表
我國已經有的飼養標準,可以參照使用,如地區性有標準則可用地區的標準,如國內沒有標準的畜禽種亦可參考國外的標準,并通過飼養實踐中畜禽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等反映酌情修正,靈活使用。
(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飼料適口性和有毒物質
做到多種飼料合理搭配,盡可能地多用一些品種的飼料資源來搭配,以發揮各種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提高飼糧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
(三)控制粗纖維含量
雞的飼糧纖維應控制2-5%之間,乳仔豬4%,生長肥育豬8%,種豬12%以下。在配合飼料糧時必須含有一定數量的干物質,使畜禽既能吃得下,又能吃得飽,且可滿足其營養需要。
在使用了粗飼料降解劑,或者活力99保健液的情況下,上面的標準可以適當提高一倍多,這是因為使用了粗飼料降解劑或保健液后,粗纖維的消化吸收率提高了,并可以破壞粗纖維的結構,使之更容易消化和不影響其他飼料的消化吸收。
(四)飼糧要質優價廉,在市場上有竟爭力
三、飼糧配合步驟
理想的飼糧是一種以最低的價值獲得最大的生產率的程度來衡量。即以每單位產品的價值是須成最好飼糧的最后決定因素。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使配方的設計達到較為理想的境地。
為了配合出一種優惠價廉效益高的飼糧應遵循下列步驟:
(一) 查出并列舉出對所配飼糧家畜的營養需要或營養供給量。
(二) 確定什么飼料是可以使用,并在飼料成分表中查出其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
(三) 確定要考慮采用的飼料組成成本。
(四) 考慮所用飼料的局限性和限量。(如毒性和限制)
(五) 計算出最經濟的飼料配方。
四、飼糧配合的方法
飼糧配合方法有許多種,如:方塊法、聯立方程式法、矩陣法、試差法、電子計算機法(程序法)。盡管有時每種方法計算有所混淆,如果做得正確,最后結果都是接近的,即能經濟地(最低成本)提供一種理想的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平衡和滿足需要量的配方來。但是更要重要的,在于獲得最大的純利潤(凈利)。
五、配方設計
(一) 設計飼料配方時,先把飼料分為三大類,即:
. 能量飼料:玉米、麩皮(次粉)…………
. 蛋白質飼料:豆餅(粕)、棉仁粕、菜籽粕、魚粉、血骨粉等………
. 礦維補充料:包括磷、鈣和氨基酸或稱預混料。
能量飼料在豬禽配方中一般占50-70%,蛋白質飼料一般占20-35%(妊娠豬例外),礦維補充料3-12%。三類飼料的比例隨畜種和不同生長階段而異。最簡單的配方為玉米+豆餅(粕)+礦維預混物(包括保健藥)配方。但價格較高,一般生產者難以采用。如欲降低飼糧成本可采用當地常用的價廉的麩皮、次粉去替代玉米,或用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豆餅(粕)飼料,但應保持最低限度的能量濃度和粗蛋白含量。如配方中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平衡飼糧中的氨基酸,則在配方中降低粗纖維蛋白質二個百分單位,以減少較昂貴的蛋白質飼料如豆餅(粕)、魚粉等的使用量,從而降低成本。
(二) 無魚粉日糧配方
魚粉在畜禽日糧中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飼料,它蛋白水平高,蛋氨酸含量高,適口性好,很受飼養者的歡迎。
但八十年代以來由于魚粉的價格來斷上漲,進口魚粉奇缺,國產魚粉質量又不穩定,其主要問題為:蛋白質含量高低相差懸殊,偽造摻雜產品難以分辨,有的養殖場喂了霉變的魚粉導致肌胃糜爛或中毒以及沙門氏菌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目前國內和一些主要的種畜場都避免使用魚粉。
無魚粉日糧的配制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用大豆餅(粕),如用豆餅(粕)取代魚粉應注意的問題是:
1)、豆餅(粕)中的脲素酶活性要符合飼用標準(<0.5)。
2)、保持配方中蛋白質的原有水平。
3)、適量添加蛋氨酸,必須時還應補加賴氨酸,以彌補必要氨基酸的不足。因為魚粉中的賴氨酸是非常高的,達到4—5%,而豆粕中只有2.5%左右。
4)、配合的飼料價格比用魚粉時要低。
(三) 用(有效)氨基酸配制飼糧
眾所同知,動物的蛋白質營養,實質上就是氨基酸的營養,因此在配制飼糧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性,如經常發現在飼糧中,以等蛋白質含量的其它餅類如棉仁粕、菜籽粕等來替代豆餅,盡管蛋白含量一樣,但消化吸收率并不在一個水平上。
營養學家對于這個問題經過試驗研發現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蛋白質飼料來源的氨基酸在動物體內的利用率很大的差異而造成的。而且亦已測定出畜禽主要飼料的各種氨基酸的利用率。
因此有些飼料廠已經開始采用可利用氨基酸(主要是賴氨酸和蛋氨酸)來配制飼糧。以等量可利用氨基酸,來進行飼糧中計算其它餅類與豆餅(粕)的替換值,以確保配合飼料的穩定性及效果的一致性。
豬飼料粗蛋質中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如下表:
指 標 賴氨酸 蛋氨酸
玉米 58 75
豆粕 85 76
豆餅 75 72
棉粕 65 70
菜粕 59 60
花生餅 82 90
葵花餅 72 84
魚粉 78 86
肉骨粉 53 60
血粉 95 92
(四) 添加劑預混料、飼料預混料和濃縮飼料的概念
1)、飼料添加劑它是一類在畜禽飼糧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糾正由于飼糧成分的缺乏而導致的營養缺乏癥或在畜禽的生長中起特作用的物質,廣義上說,飼料添加劑可可分為四類: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長促進劑。
2)、添加劑預混料它是用載體將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微量原料,如維生素、礦劑、微量元素或藥物混合在一起的組成,它們不含有蛋白質飼料。預混料在飼料中的使用量通常為1%或低于1%。
3)、飼料預混料是由上述預混料加上常量鈣、磷而組成,其用量一般高1%,用量范圍可變動在1-12%之間。
4)、濃縮料則是預混料加上已經平衡好了的蛋白飼料組成,使用時只需要再加入能量飼料即可,濃縮料的加入量約為10-20%,以滿足平衡全價飼料的要求。
5)、全價飼料一定是包含比例平衡的所有營養物,并滿足畜禽各種營養成分需要的飼料。有幾種簡單的配合方法適用于普通養殖戶,如⑴ 最簡單的是購買濃縮飼料加上自有的能量飼料;⑵ 其次,購買預混料,加入能量飼料、蛋白飼料和鈣磷飼料組成全價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