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但要全理搭配,最好是喂土雜豬之類,因為要用秸稈類喂豬,這是粗飼料,發酵秸稈可按資料上的說明進行發酵降解處理,潲水的發酵也按資料上說明發酵處理,麥麩米糠則不用發酵,但麥麩米糠可以作為發酵潲水的吸附劑,因為潲水比較濕,最好是米飯面食或學校食堂里的潲水最好,太濕可以用米糠麥麩吸干一些來發酵,吸干到呈半固體狀態,含水量在70%以內,特別是在冬天,吸干一些可以更好地啟動發酵;
喂豬時,建議可用米飯面食為主的發酵潲水40%左右+發酵秸稈(最好是玉米秸稈)15%、玉米粉10%、豆粕或花生麩20%、麥麩米糠等11%、預混料4%來喂豬配方。
不用管抗生素的事,沒有關系的,可以同時使用抗生素,這個配方粗蛋白有16%,消化能有2.5兆卡/千克,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磷等都在預混料中有了;
養殖動物確實會出現很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畢竟這是動物,是生物反應, 不是化學反應,化學反應中鹽酸加燒堿肯定100%會生成氯化鈉和水,因為這是化學反應,但養殖動物是生物過程,這要復雜得多,就如我們現在也沒有弄明白為什么在蛋雞飼料中直接添加粗飼料降解劑會影響產蛋率降低一樣(但用粗飼料降解劑發酵的糟渣不會影響產蛋率)
生物養殖過程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使用小蘇打粉肯定可以緩解酒糟中各種不利因素對豬的影響,這一點是充分肯定的,但造成拉稀也并非一定就是壞事,這個必須分清楚,例如拉稀也有病理性拉稀、應激性拉稀、和營養不平衡特別是蛋白過高造成的拉稀,總體上有這三種,所以,要分清楚或初步判斷是哪種拉稀,如果不是病理性拉稀,一般就沒有問題;
那么如何判斷呢,首先可以看外形,病理性拉稀大多比較稀,甚至呈水噴式拉稀,這是有害的,說明后腸大腸桿菌產細菌毒素非常多,動物往往分泌大量水份來稀釋毒素而拉;如果是糊狀等,則有可能是營養不平衡性(如蛋白過高的消化不良性)拉稀,或應激性拉稀,甚至有時是因為如粗飼料降解劑分解纖維素造成糞便不成形的現象,有時消化太好也會有糊狀糞便出現,而應激性拉稀則是例如突然改變飼料,或突然環境溫度改變,或突然換了環境,以及驅趕和鞭打造成應激,或突然在飼料中添加影響飼料理化性質的東西,如您添加的小蘇打(特別是突然大量添加),往往也會造成應激,這時豬呈現短時間內的拉稀也是非常常見的事。
其次 是聞味,如果豬糞便雖然看起來是拉稀,但卻不臭,則幾乎可以肯定不是病理性的拉稀,而是其他原因造成,如應激性拉稀,或營養不平衡性拉稀。
至于發酵糟渣到底能在豬日糧中占多少比例,確實沒有一個準數,或者說不是一個板上釘釘的數據,這需要養殖戶自己在實踐中注意觀察,如果豬愛吃,沒有其他異常,則可以慢慢增加發酵料的用量,(當然在這個增加的過程中,有一定營養知識的養殖戶,一定要注意粗略計算增加后是否會造成營養不平衡,或營養太差,能量蛋白是否平衡等),只要豬愛吃,又沒有大的異常,就可以一直增加上去,所以,也出現過我們的一些養殖戶100%喂發酵潲水或100%喂發酵豆渣的也有。
網站上有相關的文章:
http://www.hl99cn.com/show.asp?newsid=1543&cateid=34
還有這里是否能全部喂發酵料:
http://www.hl99cn.com/show.asp?newsid=2098&cateid=34
例如惠州就經常有用戶,80%以上喂發酵豆渣,因為那里的豆渣非常多且便宜,但因為豆渣是高蛋白低能量的東西,所以,往往是造成拉稀現象非常普通,但養殖戶也掌握了經驗,只要豬糞不是很臭,同時,豬生長沒有大的異常,就讓它去拉稀,一樣長得快,這也是有的;
養殖這個東西是一個生物過程,不是化學過程,遠比化學過程要復雜得多,更何況糟渣發酵料喂豬就更復雜了,所以,要我們拿出一個板上釘釘的喂各種糟渣發酵料的效果數據,是非常不現實的,我們也只是做了不同糟渣喂豬的大概最佳用量,以及發酵全價飼料和發酵豆粕等試驗(因為全價飼料和豆粕發酵料相對是常規飼料),一是因為糟渣本身就是非常規飼料原料,即便是同一種豆渣,不同地方的豆渣營養價值都是不同的;二是對不同的豬有不同的適應性,有的豬可以吃很多,有的卻不能,所以,產生的效果有時候是大相徑庭的;例如有的養豬戶喂50%的發酵豆渣,豬的糞便非常的好,也成形,而有的養殖戶反映,它的豬喂10%的發酵豆渣就拉稀,這其中有喂法的不同,有搭配方法的不同,也有豬種的不同等各種原因,總之養殖和喂發酵糟渣等是非常復雜的,遠遠比那種固定模式化的如:外三元瘦肉型豬喂全價顆粒飼料要復雜得多。